□ 張麗
我叫張麗,是一名自江蘇常州來到陜西省平利縣城關第二小學支教的體育老師。一轉眼,來平利支教已半年有余,在做好學校傳幫帶工作外,我利用周末以及業余時間,積極參與平利援少會志愿者公益助學活動,感受到了新的人生情趣和收獲,每一次活動都為我帶來不同的感悟和心靈觸動。
前不久,援少會集體去八仙鎮送助學款,我也報名隨行,一些所見所聞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這次的任務是要為八仙和廣佛兩鎮的十五個孩子送助學款。八仙鎮是平利縣最邊遠的一個鄉鎮,大山人稀,路程較遠,自然條件相對較差。我們清晨從縣城出發時正下著雨,走到馮家梁天空中飄起了小雪,到八仙又是陰雨天,中午太陽又高高掛起。大山獨特的天氣,讓我在一天中感受到了四季風景。
上午,緊趕慢趕送完獅坪片區幾個學生的助學款,正是中午一點多,找個路邊店草草吃點東西,便開始前往鴨河片區。趕到鴨河時,又遇到修路,我們只好把車停在路邊,背著給三位學生帶去的米,面,油,被子,踏著泥濘的路行走幾里。跟當地村干部聯系后,他們得知我們帶背著東西,村支書很熱心地開車來接應我們,并全程陪同引路,介紹情況,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平利縣十一個鄉鎮,我利用周末時間隨同援少會公益志愿者們實地走訪了5個鄉鎮,關愛了近40名困境兒童,每一戶基本都是單親或者孤兒,大多都是爺爺奶奶帶大,非常艱辛。我會堅持把這些鄉鎮的困難兒童家都走一遍,送去我的愛心和對孩子們的生活信心。
蘇陜協作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平臺,幫助我開闊眼界,豐富人生,這些經歷是無法復制的,讓我看到了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的真誠與善良,樸實與熱情,勇敢與自信。這些見聞與記憶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鞭策我更好地積極向善,積極向上。更好地珍視生命,奉獻社會。同時,我也非常敬佩堅守在公益崗位上的那些愛心人士及志愿者們,他們始終能夠堅守那份初心,不圖任何回報,只求一份心安理得。讓我們都爭做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的人。愿蘇陜友誼之樹常青,蘇陜愛心接力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