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林海
“開展綠色食品認證的意義、綠色食品申報程序、綠色食品認證條件……今天咱們的培訓內容比較豐富,不懂的地方大家隨時提問。”日前,在平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食品認證培訓會上,與會的茶企負責人傾耳細聽。尤其在關于申報流程的環節,不時有人舉手,就細節提問。
在申報的企業主中,平利縣南溪河茶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邵安才顯得格外積極。“我們的260畝標準基地都在偏遠鄉鎮,交通上不占優勢。如果我們的產品能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就能在市場上占據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減輕很多阻力。”在邵安才看來,不管是進駐商超還是未來的電商賽道,綠色食品認證都是“敲門磚”,企業規模和生產規范上存在的差距,自己得迎頭趕上。
平利縣高英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英則顯得更為胸有成竹:“我們的企業有歐盟認證,材料也是提前準備好的。”高英坦言,雖然自己并不是平利縣最早做茶葉的,但自公司成立以來,基地的高山茶園一直按綠色無公害的標準來打造。2018年,公司已擁有山地生態茶園1375畝,標準化加工廠3000余平方米,先后被授予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市級航母現代農業園區、陜西省中小企業創新研發中心等稱號。產品先后取得了有機認證、歐盟認證、IS09001質量認證及出口資質,產品遠銷國內外,年銷售各類富硒茶葉20余噸,綜合收入近千萬元,實現利潤200余萬元。
“個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高英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困難群眾”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預賒茶苗、免費指導、提供生產資料、訂單收購等形式,與農戶簽訂5年幫扶協議,幫助農戶建設產業園1000余畝,年訂單回收困難群眾茶葉鮮葉50余噸,累計通過產業幫扶茶農580戶,其中直接帶動222戶茶農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只有將我們的優質農產品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商品,我們的農民才能得到實惠。由縣上組織企業進行綠色食品認證,對平利茶業提升品牌影響力、搶占市場份額有很大助益。我們企業、我們的農民是最終受益者。”高英補充道。
據了解,平利茶色、香、味、形俱佳,內含物質豐富,農殘量、有害金屬含量等18項理化指標遠低于國家和國際規定標準。“平利絞股藍”皂苷含量最高達到15.28%,是國內同類產品的3至5倍。為了強化產品優勢,進一步提升公用品牌賦能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平利茶產業在保證品質、維護品牌上做足文章,支持企業開展歐盟、綠色、有機和SC認證,健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合格證使用制度,保證茶產品質量,提升平利茶產品市場消費信心。
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公布2022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平利女媧茶”榜上有名,成為平利縣繼“平利茯茶”“平利絞股藍”入選之后第三個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此前,“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已分別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平利女媧茶”被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據平利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白福平介紹,本次綠色食品認證培訓結束后,提出申請的企業達70多家,其中有40余家企業申報條件成熟。其余的企業,產業園工作人員正全力幫助其查缺補漏。展望未來,白福平信心滿懷:“茶產業已經成為平利縣效益增長最明顯、聯農帶農最緊密、產業化水平最高的農業支柱產業。下一步,我們將圍繞茶產業為創建國家級綠色食品示范縣做足準備,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