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延羽
秋種油菜忙,春來菜花香。眼下,正是秋種的關鍵時節,為接續抓好糧食生產工作,平利縣大貴鎮組織各村搶抓農時,充分利用水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收獲后的水田和旱地,全面開展油菜種植,助力穩糧增收。
走進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或掏溝,或移苗,或栽苗……大家分工有序,轉眼間,身后變成了綠油油的菜田,生機勃勃,格外引人注目。
“動作快點,今天得把這塊地種完,今年的油菜苗長得壯,明年肯定能收不少菜籽了。”村民王宏恩在油菜地里樂呵呵地說道。
冬閑人不閑,人勤地生金。油菜主要在秋冬季栽培,不與其他農作物爭地,同時還具有廣泛的生產適應性,可在不同的氣候下與各種作物輪作換茬,間作套種。從月初起當地就已經陸續開始進行油菜播種的準備,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空檔期,采用旋耕機進行翻耕,趁著晴好的天氣、濕潤的土壤,科學化開展菜籽直播和菜苗移栽,積極做好后續管護工作。
據悉,為確保油菜種植面積穩定,大貴鎮嚴格落實早部署、早準備、早行動的“三早”方略,提早對全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農資供應等進行詳細調查摸底,及時動員和鼓勵群眾種植,結合村情實際,將9000畝油菜種植任務分解落實到村,細化到戶到地塊,建立完善任務臺賬,免費發放油菜種子,規范建設示范點;同時,組織成立技術指導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講解病蟲防控、育苗移栽等相關種植技巧和管理技術,并采取包片包戶制度,“點對點”“保姆式”指導,讓農戶全面掌握“三冬”生產技術,學會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確保油菜穩產增收。據統計,目前已種植5000余畝,壩子地區還在加緊播種補種,待到來年花開時,又是“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
今年以來,大貴鎮緊緊圍繞平利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立足“魅力大貴·農旅小鎮”目標定位,守牢“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全面開展撂荒地統籌利用,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坡地改造,依托資源稟賦,建成千畝富硒稻油示范基地;在積極擴大稻、油、豆等糧油作物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采用“支部+合作社+大戶+勞務公司+農戶”的方式,探索實踐稻漁油一體化特色種養模式,實現了復合業態提質增效,發展創新。走深走實農旅融合之路,統籌發展庭院經濟、觀光園區、康養民俗等農旅產業,以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糧食生產實現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