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程小莉)伴隨著清晨的涼爽,拾級而上,耳邊是清脆婉轉的鳥鳴,身旁是嬌嫩吐露的茶尖,眼前是繚繞翻涌的云海,太陽姍姍升起,給山水間罩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天然濾鏡,放眼望去,“云約平利,暢游茶鄉”幾個字格外矚目。
坐落于青山綠水之間的平利縣蔣家坪村,曾經被深度貧困困擾著,崎嶇不平的土路是村里和外界的唯一連接,遇到下雨下雪天,土路變成泥巴路,連人都走不了。
而如今,蔣家坪村已經不再是那個“窮村子”“山溝佬”,新修的水泥路通組到戶,集中建設的安置房干凈舒適,精心管護的茶園整齊有致,持續發展的茶旅融合道路,帶動全村人均純收入過萬元,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所謂“一方山水養一方人”。蔣家坪村依托著原生山水的良好資源,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這里做強茶葉產業,打造旅游景區,建設民宿客棧,開展環境整治,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條“游茶山、品香茗、居民宿”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說,“建秦巴古茶村,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將來青山、古村、茶人家的美景,將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護住了這一方山水,便擁有了無盡的“財富”,也就守住了眾多年輕人的鄉愁。過去,因為沒有發展機遇和空間,很多年輕人只能選擇外出務工,像眾多山村一樣,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占大半。而如今的蔣家坪村,不僅成功的將村里的年輕人留了下來,還不斷吸引著更多新鮮血液涌進來,整個村子都煥發著勃勃生機。
蔣家坪村民羅永遠:“我是從2020年開始選擇留在家鄉,跟父親一起經營茶園和民宿。在總書記的囑托下,現在我們村的茶旅融合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游客都會在我們這里吃農家飯菜,品女媧銀峰,買當地特產,日子過得越來紅火。這更加堅定了我留下來發展的信心,我要和鄉親們一起家鄉建設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有。”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這里似乎變了,又好像沒變。山還是那座山,青翠竣秀,和多年前別無二致。但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齊一致的徽派民居,寬闊平坦的通組道路,暢銷各地的女媧茶葉,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蔣家坪“富春山居圖”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