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力
“汪老師這節課涉及的現實生活熱點問題較多,我們深刻明白了要從自我做起,把專業與敬業結合起來,把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統一起來,在鑄就輝煌人生的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平利縣中學高二(10)班學生梁純金說。
梁純金所說的這節課是近日平利縣中學“思政課”大練兵活動中,老師汪雪講授的《新時代的勞動者》。汪雪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將學生分成了政府、企業和求職者三個主體,企業分為騰訊、格力、順豐和字節跳動,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上好思政課不簡單,不是對著書本畫圈圈。”平利縣中學努力讓思政課堂煥發活力,用思政課塑造心靈,汲取信仰的力量,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切實發揮好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
分量重起來:抓大練兵,善教樂學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
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平利縣中學積極推動思政課創優,同時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平臺,組織開展了2022年思政課“大練兵”活動。
活動中,2020年陜西省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中的“教學標兵”康麗老師積極參加,她講授的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中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以抗疫中的鮮活事例與生動素材為導入,啟發學生進行關于生命、關于勇敢、關于付出、關于擔當的思考和感悟,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在“大練兵”座談會上,校長王友智表示,今后學校將探索把思政課“大練兵”比賽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等的重要參考,使這一活動成為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創,推進立德樹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
氛圍活起來:扎根本土,現場教學
平利有著豐富的文化教育資源,借助本土教育資源,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對家鄉、對本土資源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平利考察后,平利縣中學搶抓機遇,推出《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小康路上一個也不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文化與經濟政治——打卡蔣家坪》等系列課程。老師帶領學生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路線,從一句句暖心話語、一個個動人場景中感知殷殷囑托、深情厚誼,進一步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的熱情,增強自主學習、全面發展的動力。
立足本土紅色資源,堅守初心使命,賡續紅色血脈。平利縣中學開發課程《祭奠革命先烈,傳承平利精神》,通過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廖乾五的英雄事跡,引導學生向英雄楷模學習。瞻仰革命公園,把思政課堂搬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豐富了思政課的教學形式和紅色基因的傳承方式,通過讓學生深入了解平利紅色革命史,進一步厚植家國情懷。
平利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位于平利縣檢察院內,是安康市首家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集法治、道德、安全等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平利縣中學和平利縣檢察院聯合開發《走進法治教育基地,爭做守法好公民》課程,學生們在法治輔導員的引導下,有序進入法治天空、陽光之路、墮落之殤、安全之旅、邁向通途5大功能展區,通過沉浸參觀、互動體驗,聆聽法治教育專題課,在一種身臨其境、聲光電高科技的環境氛圍中全方位接受法治、道德、安全教育。
范圍廣起來:抓在經常,融入日常
平利縣中學高一語文老師李澤良深受學生歡迎,除了因為他教學基本功扎實,快速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外,更因為他講課有深度。在講授《沁園春·長沙》的時候,他不光讓學生體味詩詞藝術的精湛和極富感染力,更讓學生感知作者站在高處俯瞰世界,用雄才偉略和擔當精神書寫豪邁。在講《蘇武牧羊》一文時,他拓展為學生講解以祁發寶、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為代表的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感人故事,在知古鑒今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
在將思政課元素融入其他課程中的同時,平利縣中學還將思政課元素滲透到國旗下演講、主題班會、紀念日活動等多項日;顒又小=陙,平利縣中學以社團活動打造活力校園和人生的“大課堂”,其中的瀟湘歷史社、時政社團、朗誦社團等都是與思政課元素緊密結合的社團。朗誦社團指導老師高揚武在指導學生朗誦詩歌《我愛這土地》時,對學生說:“聲音的背后是思想感情,只有深入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才能真切體會到作者對祖國的摯愛,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