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余瑜 陳力)近日,平利縣中學被陜西省教育廳正式認定為“陜西省示范高中”。
該校新校區規劃堅持高起點、高規格和高要求,以省級示范高中為標準,以新高考改革需要為基本要求,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建設錄播教室、校園電視臺、茶藝室等35個社團部室,補充實驗室藥品器材及設施設備,完成校園文化1期工程,打通環校路,實現校園監控全覆蓋,并接入公安天網。
該校創建工作圍繞“夯基礎、補短板、創特色”的指導思想,按照“環境提檔、質量提升、學生提素、輻射提效”的工作思路,從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實施、隊伍建設、辦學績效等3處精準發力,創新開設德育課程和有效德育活動。夯實三級三類骨干體系建設,落實好“雙向培養”和“1+1+X”教師發展機制,培養出10名省級教學能手、22名市級教學能手、60余名縣級教學能手,高考本科上線率穩居全市前列。2017年獲得安康市“高中教育突出貢獻獎”,2018年被授予省級平安校園,連續3年被市政府授予“立德樹人優秀學校”榮譽稱號,在全縣教育綜合考核中連續多年被評為第一名。
該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打造特色化校園。一方面,開展課堂分層走班教學和社團全員走班教學,進行異班同層走班上課。積極完善相應管理及評價辦法輔助教改,學生機電社團好經驗、好做法被省市主流媒體報道。編寫了《巴山女兒淚》等20種校本教材,其中《走進平利民俗》《溯源平利兩山》等6門校本課程獲得安康市一、二等獎。另一方面,創新“124”德育模式。緊扣“立德樹人”,堅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平利新民風”雙軌并行,實現以廖乾五教育基地為主的紅色革命教育、依托好人館以挖掘地方名人好人及優良民風為主的傳統文化教育、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主的“三立三成”教育、以培育綜合能力為主的社會實踐教育等四輪驅動,大力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努力培養立遠志、懂感恩、守禮儀、知廉恥、品質優、才藝佳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