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金山
近日,走進平利縣廣佛鎮絞股藍產業園,連綿無盡的絞股藍綠意盎然,散發出陣陣清香,伴著清晨的露水和朝陽,數十名采摘工人正嫻熟地采摘絞股藍,汗水綴滿了他們的發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他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都是四點半起床,在家簡單吃點東西,就過來,一直到中午12點,能采30多斤,3塊5一斤,每天早上能掙近100元。”廣佛鎮中壩村村民廖永蘭一邊忙著采摘絞股藍一邊對筆者說,她已經在基地干了一個多月了,再加上種植、除草等務工費1年下來有1萬元左右。
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的平利縣,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時間長,土壤有害物質含量低,非常適合絞股藍生長。近年來,平利依托豐富的綠色資源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將絞股藍產業確立為全縣率先突破的主導產業,按照“統一規劃、科學布局、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思路,如今,平利縣已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增收的發展模式,絞股藍產業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
“目前我們每天的用工量在60人左右,絞股藍只能在早晨采摘,手腳麻利的一早上有100元工錢,慢點的有60元。”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殷剛說,該公司現有絞股藍產業園3500畝,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近年來,該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群眾200余戶,戶均增收3000元。
“親人們!看,這是今年新出的‘小五葉’,買兩包,送一包哦!大家趕快下單……”隨著絞股藍的大量上市,平利富硒堂數字經濟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秀梅和她公司的伙伴更忙了,每天除了處理重要事務外,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抖音、拼多多等平臺直播帶貨平利絞股藍等農產品。2019年9月,王秀梅帶領51戶種植絞股藍的貧困戶組成了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走在了脫貧攻堅的最前線。經過兩年的努力發展,特別是在去年疫情影響下,王秀梅牢牢抓住電商直播帶貨發展機遇,實現了“線上”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王秀梅表示,今年公司將繼續乘勢而上,不僅要把自己的產業發展好,還要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其中,讓群眾獲得更多收入,繼續探索產業和電商更加有效的結合方式,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據悉,平利縣是絞股藍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全世界13個品種平利有7個,2004年被確定為“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認證”,還獲“中國馳名商標”。目前,全縣人工種植面積達5萬畝,絞股藍產業已成為平利群眾的致富產業,同時也是平利縣的一張“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