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曉琴 胡喆 梁沛
近年來,平利縣以生豬為主的生態養殖產業亮點紛呈,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增添了無盡的活力。
“我現在已經脫貧了,日子過得非常好,這得感謝廣孚益公司。”脫困戶劉金林激動地說,“他們年年都給我送小豬仔,還定期來教一些科學防疫和飼養方法。我養的豬每年都賣了好價錢,太感謝他們了。”
據了解,平利縣廣孚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于2018年建成投產,總占地32.5畝,現建有標準化圈舍10800平方米,辦公用房400平方米,飼料房280平方米,生產辦公設施設備齊全,豬場現存欄生豬3500頭,預計當年生豬銷售收入可達到3000余萬元。
“自全縣開展產業扶貧以來,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與大貴鎮半邊街村、廣興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帶動貧困群眾養殖生態豬,連續三年免費向貧困群眾戶均投放3頭仔豬,每月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指導疫病防治和科學飼喂技術,年底協助貧困戶高價銷售,目前共包幫120戶貧困群眾,戶均增收可達到2000元以上。”廣孚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法人李大剛介紹。
這只是全縣生豬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利縣緊扣“五個十萬”規劃,大力發展生態豬產業,不斷培育壯大養殖企業,依托規模養殖及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幫扶帶動農戶發展生豬養殖,采取“低價投放仔豬、協助銷售肥豬”、確保群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的幫扶方式,2020年共有25個企業為33個村1140戶貧困群眾投放仔豬2280頭。
此外,平利縣堅持生態養殖,實現循環發展,通過圈舍飼養和林地放養相結合,以優質優價創造市場新需求,大力推廣“豬——沼——園”循環農業模式,全縣每年出欄的生態豬肉深受消費者歡迎,形成了養殖企業加快發展與農戶持續增收的良好格局。
目前,全縣累計發展規模養豬場35個(其中萬頭豬場4個、五千頭豬場4個、千頭豬場27個)、適度規模養豬戶71戶,全縣完成生豬飼養量24.1萬余頭、出欄14萬余頭。同時積極推進生豬產業聯盟示范園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全縣被命名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1個、省級示范場5個、市級示范場2個、畜牧現代農業園區5個、家庭農場16個。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鄉村產業發展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把養豬產業做成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全力推動養豬行業智能化升級。”平利縣畜牧獸醫中心主任王東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