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寶
“小區環境好,住著舒心!”“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樓房。”“交通便利,出行方便,樓上居住,樓下務工能掙錢。”提及住進平利縣城關鎮易地扶貧搬遷白果安置社區,這里的搬遷居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平利縣城關鎮易地扶貧搬遷白果安置社區2018年建成投用,共建設582套統規統建安置房,30戶統規自建安置房及2900平方米社區工廠用房,共安置612戶2121人,其中貧困戶503戶1953人。群眾搬進來后,后續扶持始終處于“進行時”。該鎮通過開展三抓一提升工作,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發展工作,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不返貧。
抓融入,強化黨建引領。該安置區成立了社區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建立“一廳八中心”即:白果安置區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公共安全服務中心、老年人照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就業創業中心、物業服務中心、兒童活動中心、健康服務中心、平價購物中心,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管理質量。
抓配套,完善公共設施。在社區水、電、路、訊等基本功能保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公共設施。該鎮協調開通了公交專線、配套建設車輛充電樁、引進物業管理、開辦小課堂、設立便民臺、開辟安心小菜園、連通便民橋、建設小廣場、興辦小超市、規劃小公墓,落實“十小工程”增強搬遷居民的幸福感。
抓就業,興辦社區工廠。為真正實現“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該鎮按照“摸底子、建冊子、壓擔子、找路子、掙票子”工作思路,持續加大社區辦工廠的招商力度。目前該社區已引駐宏堯制衣、惠康達制衣、昌泰制衣、宇奧電子4家社區工廠,提供就業崗位350余個,促進搬遷居民就地就近穩定就業。
據悉,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該鎮對標“兩不愁三保障”,在解決搬遷群眾安全住房問題上狠下功夫,建設了二道河白果、紙坊溝老磚廠、平旬路口等8個集中安置社區,安置群眾1734戶4476人,并通過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和服務管理方式加強搬遷后續幫扶,為搬遷安置群眾打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把二道河白果安置社區建成一個擁有新環境、新服務、新產業、新民風、新生活的‘五新’社區,切實增強該安置區搬遷群眾的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該鎮黨委書記王賢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