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梅興宇
“搬進白果社區,比老房子方便多了,出門就是馬路,社區工廠就在樓下。”57歲的貧困戶李中喜興奮地對筆者說。
2017年秋天,原本住在平利縣后山窩里的李中喜享受易地搬遷政策,帶著家人住到了鎮上新建的白果社區。但沒高興幾天,不幸突然降臨到這個家庭。2018年初,大女兒被查出患有腦癌,他想盡辦法東拼西湊,前后花費30余萬元,還是沒能救回女兒。隨后李中喜也被查出患有直腸癌,一時間,女兒的離世、疾病的折磨、龐大的債務,如同一座座山壓在這個剛剛脫貧的家庭上。
了解李中喜的家庭情況后,鎮上和幫扶工作隊及時采取后扶措施,防止他再度返貧。他的妻子被招聘到樓下的社區工廠,二女兒則借助當地的電商孵化園,做起了微商,他自己也被安排到毛絨玩具廠工作,一家人都有了固定收入。“樓上居住,樓下就業,孩子做微商,不需要操太多心。”
白果社區是平利縣統一規劃建設的易地搬遷安置新社區之一,社區建有582套統規統建安置房、30戶統規自建安置房及2900平方米社區工廠用房,共安置612戶2121人,其中貧困戶503戶1953人。
為了更好地為社區群眾服務,社區協調開通公交專線,配套建設社區生活小廣場、車輛充電樁、“安心小菜園”、電子監控設備,組建安保巡邏隊伍。
現在,宏堯制衣、惠康達制衣、昌泰制衣、宇奧電子4家社區工廠已進駐社區,提供就業崗位180余個。此外,該社區建立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公共安全服務中心、新時代文體活動中心、就業創業培訓中心、兒童活動中心、物業服務中心、社會保障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等“一廳八中心”,有效提升了社區服務管理質量。
“雖然家里還要還賬,但是全家每月都有收入,心里就有底氣了,賬越還越少!” 說到自己家的變化,李中喜反復說,“新社區就是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