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力 崔世耀)產業是脫貧和發展的治本之策,近年來平利縣緊緊圍繞“一業主攻、多業補充、三產融合”的既定思路,加速推進茶飲產業率先突破發展和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帶動五大富硒產業同步發展,為脫貧攻堅和“五美平利”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圍繞因茶興業,加快茶飲產業突破發展。在茶飲產業發展上,始終“領導抓點建園區、政策引導樹龍頭、企業主體做品牌、整縣統籌拓市場”的思路和舉措,持續做精基地、做強主體、做靚品牌、做活市場,全力打造縣域特色產業“金”字招牌。“十三五”以來,全縣各鎮黨政主要領導每年包抓1個200畝以上的標準化茶園示范點,縣財政每年預算30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支持茶飲產業,加速推進茶飲產業突破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已培育以茶飲產業為主的園區124個、龍頭企業253家,茶園總面積達25萬畝,年茶產品產量1.38萬噸,產值15億元,初步實現了“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目標。
立足穩產保供,推動生豬產業轉型發展。堅持以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生態化為突破口,持續在轉型發展上下功夫、在生態循環上做文章,統籌推進現代生豬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確保了養殖規模不減、生產水平提升、綜合效益增加。全縣圍繞“戶均飼養5頭豬,人均出欄1頭豬”發展目標,建成生豬強鎮5個、基地村30個、畜牧園區10個、萬頭豬場4個、5千頭豬場4個、千頭豬場30個、標準化示范場21個,年生豬飼養量達25萬頭、出欄14.1萬頭,綜合產值5億元。平利先后榮獲全省生豬生產大縣、現代畜牧業建設先進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示范縣、全市現代生豬產業建設先進縣等榮譽。
堅持種養結合,實現三產融合均衡發展。抓住茶飲產業與生豬產業的共通點和契合點,立足“豬沼茶”種養循環,加快“農旅商”融合發展,推動美麗產業向美麗經濟轉變。通過堅持資源循環利用、三產統籌推進,先后建成了長安洪福茶山、田珍茶業基地、申草園科技產業園、蔣家坪鳳凰茶山、三里埡貢茶新村以及老縣金豐生豬航母園區、孚林源循環養殖基地和鑫旺“花園”式豬場等一批高效觀光和生態農業園區。2019年全縣畜禽養殖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茶旅融合收入在全縣旅游綜合收入中占比達到62%,平利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實現了“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美一方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