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盧大成 袁寶)為實現全鎮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近年來,平利縣城關鎮圍繞“建園區、強產業、擴規模、出品牌”的總體思路,精準配置產業項目,壯大特色主導產業,提高產業規模效益,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做大種養規模。堅持茶飲產業率先突破不動搖,以“三線六區十大板塊”為重點,做大做強茶飲產業規模。以大場大戶為輻射帶動,推行企業對接農戶的發展模式,著力在三里埡、藥婦溝、沙河等村培育養殖大戶,持續壯大生態豬、白山羊、牛、麻鴨等養殖規模。以普濟寺、八里關、沙河、牛王溝、馬咀等村為重點,因地制宜穩步擴大蔬菜、烤煙、生漆、中藥材、食用菌等產業規模,實現產業經濟增長多元化。堅持農旅融合、以旅促農,生態旅游勢頭迅猛,依托主導產業發展,把新村當景區規劃,把園區當景點建設,“城關八景”旅游線路初具雛形。全鎮茶葉和絞股藍產業園面積達到3.2萬畝,年生產綠茶650噸、絞股藍470噸,年綜合產值3.7億元,基本實現“人均1畝茶葉園、戶均增收1萬元”。全鎮發展富硒糧油3194畝、中藥材3400畝、魔芋3000畝、烤煙550畝;飼養白山羊4.25萬只,出欄2.13萬只;飼養家禽21萬羽。
做優農業園區。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發展農業產業,按照“政府推動、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產業興園”的發展思路,積極爭取項目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完善園區路、電、水等配套設施,努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建成一批集生產基地、精深加工、農業觀光、科技示范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先后發展培育省級農業園區2個,市級農業園區10個,縣級農業園區7個。以企業大戶為依托,發展規模化養殖場11個,全鎮年飼養生豬8.4萬頭、出欄4.98萬頭。
做實發展機制。全面落實“一套工作班子,一名領導掛帥,一個業主承建,一套工作機制、一名技術指導員”的“五個一”建園機制,確保建園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檢查、有落實。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扭住土地、勞動力等資源,把農戶嵌在產業鏈上,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業主建園為主體,以原土地承包戶自建園為補充,鼓勵農戶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創業就業等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分享收益,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