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小彬
初秋,平利縣正陽鎮洪家坪村喜事連連,金葉隆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揭牌。歡聲笑語在田間飛揚,烤煙豐收在即,一派因產業而興旺的畫面在廣袤鄉村上演。
“今年又是大豐收。”該縣煙草局派駐正陽鎮煙站站長胡吉權一臉高興地說。“今年預計烘烤煙葉10萬余斤,實現收入近200萬元。”
“今年的烤煙產量比去年高,質量也更好。從7月中旬到現在,已經烘烤了5爐。”煙農王恒禮看著金黃的煙葉,心理樂滋滋。
年過70歲的王恒禮,屬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脫貧。今年剛開始發展烤煙,種植15畝,預計純收入3萬元。目前,在正陽鎮像王恒禮一樣靠種煙發家致富的農戶有22戶,煙葉產業已成為該鎮農民的一大經濟收入來源,全鎮煙葉種植面積由2014年的300畝發展到2020年的700畝,煙葉平均畝產值也由3000元提高到4000元。
正陽鎮烤煙產業在全縣規模偏少,卻效益大、品質優、收益高為何?
2014年,該鎮引導農戶種植烤煙,從無到有,把烤煙作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打造洪家坪村烤煙示范基地,在種植規模、發展速度、生產水平、帶貧益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煙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升。
為激發煙農的種植積極性,該鎮不斷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貧困戶與縣煙草公司簽訂收購協議,爭取行業配套政策,搭建烤房25座,修建煙路2公里,煙葉生產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今年,單就洪家坪村已幫助7戶種植烤煙貧困戶申請小額扶貧貸款35萬元,有效緩解了產業發展資金難題。同時,為缺乏勞動力的貧困群眾,提供土地、煙苗、技術、煙爐等“零成本”幫其種植烤煙。“今年合作社幫助我種植了20畝烤煙,目前已烘烤煙葉3000斤,預計可實現年收入6萬元。”正在煙地采摘的錢恒雄笑著說。
為了提高煙葉質量,該鎮以煙農為主體,以種植、烘烤等環節為重點,煙站站長胡吉權面對面、手把手,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為煙農加強技術指導,解決實際問題。“近兩個月,正是烤煙采摘季,每天對煙農從煙葉成熟采摘、分類編桿、烘烤質量把關及分級打捆保管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以確保煙葉采收烘烤品質高、效益好。”胡吉權說。
在張鳳炳家的烤煙房前,八九個人忙著將煙葉采摘、搬運、編桿、裝爐、烤制,現場忙碌而有序。
50來歲的張端美靈巧的雙手在木棍上翻飛,不一會兒就綁好了一桿烤煙。她一天能綁100來桿,按一桿1塊來算,一天就有100多元的收入。“兒子媳婦在外務工,只有我照顧5歲的孫子,在這里干點活,既可以照顧孫子,還能錢掙,這日子是越來越好了!”
近年來,正陽鎮立足鎮情,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采取“公司+合作社+X”的模式,由該縣煙草局提供訂單,合作社協調服務,農戶依靠流轉土地和基地務工增加收入。據悉,該鎮在去年基礎上流轉土地300余畝,帶動100余人就近務工,發放土地流轉費6萬元,有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為鞏固脫貧成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