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力 李苑苑)為鞏固脫貧成效,加快發展,近年來,平利縣西河鎮三合村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大力發展多種新型業態,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該村全面落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借助“三變”改革有利契機,實現集體經濟入股帶動,形成食用菌、絞股藍、油牡丹、花椒、肉牛5項支柱產業齊頭并進的產業集群。建立“平利縣第一書記扶貧超市”的外銷平臺,搭建“產供銷”循環產業鏈條,同時邀請交大扶貧團第一書記成員協助推介,以店面零售為基礎,積極參與西安高校、企業干部職工福利招標采購,將農副產品向西安銷售,大力推進“消費扶貧”。
該村整合“三變”改革資金和蘇陜協作資金,實行貧困戶入股分紅模式,帶動貧困戶71戶。響應幫扶單位交大一附院和縣政協辦的號召,成立三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建成香菇生產大棚16個,烘干房2個,冷庫1個,分揀車間1個,還注冊了“皞皇山”食品商標,實行“幫產代銷”模式,帶動農戶自主發展香菇種植,統一回購銷售。引進瑞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匡家院子流轉土地,發展油牡丹200畝,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生產種植和勞務用工。召回返鄉創業青年,成立森泰養牛專業合作社,發展肉牛60余頭,通過勞務用工、草料種植等直接帶動貧困戶15戶,并帶動周邊20余戶發展養牛產業。
該村通過建立致富黨員和群眾“1+N”聯戶、“網格化”連片結對等幫帶機制,村級黨組織、合作社黨員與群眾結成致富幫帶對子,開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項目活動,幫助群眾提高致富本領,帶動培育各類“土專家”“田秀才”,實現“1+1>2”的聚集效應。通過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形成了農村發展與人才培育的良性循環,鍛造了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也為村級班子儲備了一批能力強、有潛力的后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