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金山)已是深夜10點,平利縣正陽鎮南溪河村的茶葉合作社依舊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一片繁忙景象,茶葉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此務工的貧困戶正在緊張忙碌著殺青、揉捻、解胚、烘干,每一道工序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前來賣茶、炒茶的農戶排起了長隊,隨時關注著制茶進程。
“今晚肯定又是通宵,最近天氣好,附近的茶農們都搶抓好天氣,白天采茶,晚上到我這加工或者直接將鮮葉賣給我,到目前我已收購了10萬元的鮮葉。”筆者從合作社負責人邵安財處了解到,自茶葉開園,除了下雨天,他都是通宵加工茶葉。以前他也是貧困戶,通過發展茶葉脫了貧,去年成立茶葉合作社,就是想讓更多的貧困戶發展茶葉致富。合作社成立后,他便經常為周邊貧困茶農提供免費茶葉肥料和技術指導,村民們也干勁十足,陸續對老茶園進行改造,并擴種,全村的豐產茶園也由最開始100畝發展到現在的800余畝。
“今天采了8斤多鮮葉,可以買300多塊錢,前段時間還能賣更多 。”正在排隊過秤賣茶葉的劉秀斌樂呵呵說道。劉秀斌是鄢家臺村五組貧困戶,家中有四畝茶,茶葉開園后,便和妻子一道采茶、賣茶,有時還在茶葉合作社務工,到目前,他們夫妻二人靠著賣茶、務工一共收入了15000多元。在正陽鎮像劉秀斌這樣一季茶葉收入過萬的還有很多。
近年來,正陽鎮依托地理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山茶葉,按照“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不斷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力度,同步培育多家茶葉合作社,進一步整合茶葉資源,持續做大產業基地,形成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帶動、茶農全覆蓋“一盤棋”,穩步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目前,全鎮共發展茶園1.2萬畝,茶葉加工廠、經營主體共17家。通過土地流轉、茶園管理和產品回購等方式有效帶動全鎮750余戶貧困群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