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星 沈奕君 伍姣
1月22日,魏傳偉部署了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后,火速趕到張店,安排設置卡點,圍繞防輸入、防擴散宣傳引導,與竹溪縣監測點配合,開展聯防聯控,一刻沒歇。
張店村與湖北竹溪蔣家堰鎮蔓荊溝村毗鄰,魏傳偉是平利縣長安鎮黨委書記,也是張店村脫貧攻堅總隊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平利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運用脫貧攻堅總隊長機制,全縣137名脫貧攻堅總隊長迅速轉換為疫情防控總隊長,下沉到村,身先士卒,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防控,以村(社區)為作戰單元,把疫情防控任務細化精準落實到村到戶,構建了全縣137個村和6個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作戰體系”。
把黨的力量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平利縣地處陜西西南,人口23萬,與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接壤,距竹溪縣城41公里,自古便是商賈要道,邊關隘口,高速路、國道、鄉村便道等16條大小通道相互交織,兩地歷來多有聯姻,文化氣息相近,生活方式相似。
疫情防控主體在村和社區,防控到不到位,關鍵在于落實落細落地。面對復雜的防控形勢,平利縣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縣委下發《關于堅決落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領導措施的通知》,落實疫情防控政治責任、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干部責任、基層黨組織責任,構建一條明晰的責任體系。
縣委書記、縣長帶頭,所有縣級領導和各鎮、各部門“一把手”放棄春節休假,身先士卒,下沉一線,一人包抓一個村,主動扛起總隊長職責,全縣143個村(社區)實現全覆蓋。
(平利縣廣佛鎮臨時疫情監測點 沈奕君 攝)
大年三十,58歲的平利縣殘聯理事長,白果坪村脫貧攻堅總隊長何德漁顧不得過年,一大早只身前往村里,召集四支隊伍,部署疫情防控,摸排返鄉人員,引導群眾防“疫”,把防控責任逐一落細落實到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各村總隊長按照全縣防控統一部署,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沖在一線、走在一線,所有號令統一下達,所有指令統一調度,“四支隊伍”分工不分單位,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形成了一人指揮、多方協作的合力。
“不管是脫貧攻堅總隊長還是疫情防控總隊長,都與村里緊緊相系,脫貧攻堅時,要帶領村里摘帽,疫情防控時,要心系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工作不一樣,但責任都是沉甸甸的。”平利縣司法局局長、老縣鎮東河村脫貧攻堅總隊長王強告訴記者。
縣長、老縣鎮萬富山村脫貧攻堅總隊長陳倫富在安排完全縣疫情防控整體工作后,到村把疫情防控責任落實落細到“末梢”,以上行引領下效,帶動全村干部群眾聯防聯控,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總隊長的層層示范,帶動了廣大黨員干部把疫情防控的前沿作為“戰場”, 以堅強的黨性和身軀筑成了一堵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墻,以自身先鋒形象和模范行動帶動廣大群眾戰勝病毒,克服困難。
46歲的周勝龍說,“農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地區,實在放心不下。疫情當前,我是第一書記,我是黨員,必須沖在前面。”
像周勝龍這樣的黨員干部,在平利還有很多。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陳彥臻守護縣城西大門,離家咫尺之遙,卻不能舉家團圓;縣醫院54歲的主管護師趙秀梅帶頭申請加入新冠肺炎志愿隊,僅半天時間,就有40人踴躍報名,組成首批護理應急先鋒隊,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平利縣交警大隊城區中隊姜磊,蹲守在離湖北很近的平利東,一站就是一整天……
在這場聯防聯控的阻擊戰中,平利縣各級黨組織、村脫貧攻堅總隊長帶領黨員干部,為奮戰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的干部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政治優勢,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總隊長以上率下,下沉一線,危難之時顯身手,主動抓防控,破難題,解民憂,構筑了一張疫情防控防護網,通過總隊長率先垂范,黨員干部的作風更實了,疫情防控的成效更明顯了。”安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利縣委書記鄭小東說。
科學施策嚴防控,精準管理強舉措
“磨溝村位置特殊,與漢濱區壩河鎮接壤,必須把外防輸入、嚴防擴散落在實處,切實解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堅決守住平利北大門。”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磨溝村脫貧攻堅總隊長田先聰說。
1月21日,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平利縣所有村總隊長盡銳出戰,一人一村,一線動員、一線布防、一線督戰,在路口、村口、社區入口設立316個監測勸導點,落實專人蹲點駐守勸導,第一時間管住疫情源頭,阻斷疫情傳播。
為堅決把疫情拒之門外,堅持把湖北、武漢返平來平人員摸排作為重中之重,整合聯村領導、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和村民小組長等力量,以村為作戰單元,組建縣鎮村(社區)干部+小組長(片長)+黨員或村民代表組成的疫情防控作戰小分隊,分組包戶、責任到人,運用大數據,地毯式摸排人員信息,逐人登記造冊,確保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重點對象分類管理,對湖北、武漢返平來平人員嚴格居家隔離并實行“四個一”觀測服務,一名領導負責、一名干部監管、一名醫生觀測、一天報告一次健康狀況,不漏一人、不少一天。在每鎮設立1個集中醫學觀察點、組建1個以聯鎮縣級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按照“落實責任領導、居住條件、醫護人員、服務措施、監管責任”要求,依法對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堅決防止病毒擴散。
“三防”二十條是根本任務,“五不一居”是基礎保障。連日來,各村總隊長既當指導員,又當戰斗員、宣傳員,走村入戶,用群眾樂于接受的形式,讓防控知識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柳金學既是廣佛鎮黨委書記,也是廣佛村疫情防控總隊長。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他第一時間召集“四支隊伍”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帶領工作隊員們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摸排信息,走村入戶開展防控宣傳,關心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不出門、不串門、不上街、不聚餐、不聚會、居家防護……”同樣的話,這些天他不知道說了多少遍。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平利縣樹立陣地意識,壓實屬地責任,科學施策,精準管理,構筑了一道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2月2日,縣慈善協會發出“戰疫情•保平安”公益募捐倡議后,縣委書記、縣長,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率先以普通黨員身份募捐,在他們的帶動下,各村總隊長積極響應,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資源共同發力,各單位、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紛紛捐資捐物,其中,90歲老黨員上交1萬元“特殊黨費”支援抗疫,金龍集團及旗下的企業捐贈現金200萬元及部分物資……截至2月13日,全縣累計捐資363萬余元,捐贈物資折合資金55萬余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體現了特別有愛心、特別能擔當、特別講奉獻的“大愛”精神。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
2月13日,平利縣企業復產復工首日。位于西大橋附近的中皇野生艾科研工貿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在有力有序地忙碌。
(2月13日,平利縣中皇艾業開工,工人在裝艾產品。 沈奕君 攝)
正在包裝艾葉產品的田清先告訴記者,上班前,經貿局的干部和公司人員到家里了解了春節出行情況,測量了體溫,昨天接到通知后,今天再次測量體溫,消毒,領了口罩、手套才進入車間。她說:“公司考慮得很細致周到,我們上班也放心。”
平利縣中皇野生艾科研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峰表示,為了讓員工安心上班,公司不僅每天對車間多次消毒,而且為員工準備了消毒用品,每天發放30元錢的生活補助,每3天給工人免費做一艾灸,以增強免疫力。他還說,公司本來有70余人,經過摸底有些去過外地,有些住的較遠,所以目前上班的有30余人。
為有序引導企業復工復產,平利縣在做好防疫抗疫基礎上,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和困難,增強企業信心和預期,對縣內多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安排專人收集企業問題訴求,推動各項政策措施惠及企業,引導工人返崗。
2月12日,平利縣通過了《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十條措施》《力促重點項目和企業安全規范有序復工復產的十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十條措施》《壯大富硒產業的獎扶辦法》,通過鼓勵性政策,幫助企業防控、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復產復工前,平利縣建立了疫情防控領導責任制、強化復工人員健康篩查、落實日常健康管理責任、做好企業和工地環境消殺、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多種措施,同時,對近期可開工復工的重點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夯實縣級領導“五個一”包抓責任,積極推動重點項目、各類企業和經濟主體有序復工復產。
平利縣經貿局局長劉永清說,我們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實施方案,擬定了《關于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聯防聯控有關措施的通知》,制定了《申請復產復工企業自驗備案表》,夯實企業防控主體責任,確保復工復產不誤時。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平利縣統籌謀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脫貧攻堅收官戰、經濟發展追趕戰三場硬仗,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
同時,科學引導群眾春耕備耕,制定出臺了茶飲、生豬、富硒糧油、中藥材等產業建設扶持獎勵辦法,推進春季農業主導產業建設;圍繞美麗鄉村游、富硒食品、健康醫養、應急減災、物資儲備、公共衛生等領域,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謀劃;籌備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走在省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