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力 盧大成)近年來,平利縣城關鎮按照“五個十萬”產業發展規劃,聚焦茶飲產業,努力建設茶飲產業強鎮。
2016年以來,城關鎮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先后建成有機茶園9500畝、標準化絞股藍基地4700畝、改造老劣茶園1500畝。按照“連片種植、統一規劃”的總原則,前期抓規劃、中期抓建設、后期抓管理,確保規劃一片,建成一片,帶動一片。以產業薄弱村和貧困村為重點,按照已有產業布局和土地利用空間,將任務分解到村組、到業主,分別由鎮主要領導抓點示范。2016年以來,在紙坊溝、三里埡、沙河村抓點建成精品示范茶園1100畝,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帶動了全鎮茶飲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全面落實“一套工作班子,一名領導掛帥,一個業主承建,一套工作機制、一名技術指導員”的“五個一”建園機制,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鼓勵農戶通過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入園創業就業等多種方式參與建設。在建園過程中,聯系縣上技術專家進行蹲點指導,現場講解土地平整、開溝排水、培土壟廂等栽植技術,幫助農戶增強標準化建園意識,掌握規范化技術要領,嚴把“整地、選苗、栽植、修剪、覆膜”五個關鍵環節,高質量建設生態有機茶園。
堅持搭建平臺、靈通信息,搶抓全縣茶葉宣傳推介機遇,積極組織茶飲業主參與北京、天津、西安、哈爾濱、烏魯木齊等地的茶葉推介活動,并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圍繞茶飲產業著力打造農業、文化、旅游相互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龍頭村和三里埡村成為茶旅融合的樣板。
目前,全鎮已建成茶園、絞股藍基地3.2萬畝,培育茶飲產業市場主體30家,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年生產綠茶650噸、絞股藍470噸,年綜合產值3.7億元,覆蓋茶農5500余戶1.6萬余人。采取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勞務用工、墊資經營、產品回購等方式帶動貧困戶1259戶3613人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