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娟 來昌榮
夏日,平利縣磨溝村的鹿泉山莊風景宜人,后院是一字排開的數間養鹿圈舍,圈舍與滿目蒼翠的山坡相通,山莊的主人叫楊孝坤,同時也是平利縣第九屆政協委員。
出身貧寒的楊孝坤17歲便開始外出務工,下煤窯、扛水泥、挑磚瓦,無論干哪一行,他始終勤勤懇懇。20多年在外闖蕩,讓楊孝坤的眼界變得更為寬闊。可人在異鄉終為異客,難舍故土的楊孝坤還是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2012年4月,楊孝坤成立了平利縣宏遠梅花鹿發展有限公司,首批引進32只梅花鹿,開始了他的養殖夢。
因為技術缺乏,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梅花鹿或病或死,幾乎全軍覆沒,這給了楊孝坤當頭一棒。他這才意識到,“專業養殖技術”是多么的重要!楊孝坤奔赴東北的梅花鹿專業養殖基地苦學技術。2012年9月,他又引進了126只梅花鹿,有了專業技術,短短幾年時間鹿廠的梅花鹿繁殖到200多只。此后,楊孝坤流轉1000多畝荒山坡地養殖烏雞,流轉土地種植油牡丹850畝、核桃620畝、吳芋500畝、貢菊花12畝,創辦集“生產經營、旅游觀光、餐飲娛樂”三位一體的鹿泉山莊。如此大的規模,增加大量就業崗位,大大地促進了磨溝村農民的增收,成為磨溝村脫貧路上有名的引“鹿”人。
“以前在家養羊養豬,沒得技術,到最后都虧了。現在來鹿場干活,離家不遠,包吃包住,每月還有兩三千塊的工資,年底還有分紅。”在鹿廠務工的貧困戶吳遠全高興地說道。
在磨溝村的貧困戶中,有許多勞動力因沒有技術,或智力不足,或需照顧家人等因素,無法外出務工。楊孝坤將這些勞動力聘進公司,培訓技能,安置就業,按時發放勞務薪金,大幅提高貧困戶收入水平。
2015年底,脫貧攻堅全面展開,磨溝村也是貧困大村,為有效解決脫貧難題,楊孝坤主動請纓,在西河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流轉土地、項目幫扶、安置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等方式,慢慢探索出“支部+企業+貧困戶”的模式,一條“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之路。三年多時間,楊孝坤的梅花鹿場通過“租金+分紅+薪金”的模式幫助111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為破解磨溝村土地零散、貧瘠撂荒、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宏遠梅花鹿公司逐步減少從外地購進飼料,在村內建設飼料基地,流轉61戶貧困戶的土地、林地2300畝,年支付土地流轉租金達8.5萬元,戶均增收近1400元。
楊孝坤待工人如家人一般貼心,待周邊的老百姓熱情又厚道,在磨溝村民的心中是個“大好人”,2016年他當選為平利縣第九屆政協委員。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深知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一定要為村民諫真言、辦實事。2018年底他結合自身創業實踐,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提案》得到了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并作為農業農村領域重要改革項目加以推進。
問起楊孝坤作為政協委員有何感言,他憨厚地說到:“我的產業目前有一定基礎和規模了,我認為一人富不算富,帶動鄉親們一起富,才算有意義。作為一名政協委員,這也算是我在脫貧攻堅中盡的一點兒心、出的一份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