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余瑋
2016年底,因鄉鎮機構改革,時任平利縣洛河鎮財政所所長夏登剛因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過硬被調回縣財政局擔任公共資產管理局副局長。在剛回縣局不久,于2017年3月被選派到洛河鎮線河村擔任第一書記。面對這樣的安排,夏登剛二話不說,毅然挑起重擔,積極投身到駐村工作當中來,這一干就是兩年多。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在駐村工作中,夏登剛虛心學習各項惠農政策,在走訪入戶中經常開展調研,了解民情,調查民意,與群眾談心交流,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收集各方面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建議意見。2018年,他了解到駐村工作隊員工作任務繁重又辛苦,且相關待遇不能按時得到解決,在全縣政協會議上他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線河村5組有很多魔芋產業大戶,由于搬遷到集中安置點,新居住地與其生產區域距離較遠,對農戶從事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針對這一情況,他積極向鎮村領導反映,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作為第一書記,夏登剛深知“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為此,他從規范村級活動場所入手,積極向財政局申請,于2016年為該村協調爭取資金110多萬元,為該村建起了活動場所。他還定期組織黨員開展學習活動,開展了“第一書記講黨課”、“黨員助力脫貧攻堅”等主題活動,有效地提高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認識,為今后開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剛到村時,夏登剛發現該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后。他便帶領村上干部經常縣上鎮上來回跑,累計協調資金240萬元,落實了四組便民橋、三組四組兩處防洪溝、安置點綠化及排水溝、公共廁所、二組防火路、人居環境整治、部分河堤建設等項目。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完成施工并交付使用。現在的線河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道路寬闊,環境整潔,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為更快地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他決定發展產業。在充分走訪、調查、談心的基礎上,他發現線河村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植魔芋、蠶桑、茶葉,且大部分農戶已經見利,老百姓的發展積極性比較高。為使這三大產業能夠覆蓋全村農戶,充分激發村民產業脫貧的積極性,他多方協調產業獎補45萬余元,專項用于這三大產業的獎勵扶持。全村發展魔芋1000畝,蠶桑1000畝,茶葉1000畝,基本做到了全村產業全覆蓋,該村人均增收達到800元,形成了農業產業戶均三個三畝的良好局面。
夏登剛話不多,但心思細膩,辦起事來十分認真。4組吳代明的孩子得了先天性腭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夏登剛主動與西安交大口腔醫院取得聯系,開車將吳代明和孩子送到車站,孩子到院很快實施了免費手術。手術成功后,他又帶著營養品去看望孩子。孩子露出的天真可愛的笑容是對夏登剛最好的回報。
“第一書記”讓“第一”名副其實。兩年來,無論是作為政協委員,還是第一書記,夏登剛始終把服務人民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用真心和真情為自己的駐村工作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18年,線河村脫貧攻堅工作排在全縣前列,他本人也被縣委授予“優秀第一書記”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