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胡順章)王治兵是平利縣洛河鎮三坪村的貧困戶,是個單身漢,原來住在一間破爛的土坯房,平時靠跑“摩的”出租糊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每次掙夠二三十元錢就歇工,說起發展產業他就直搖頭。日子實在不得過了,就向干部要低保,周圍四鄰一提起他都說這是一個十足的“懶漢”。
2016年三坪村有了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王治兵的生活也開始發生了變化。鎮村干部將王治兵列為重點關注對象,落實縣電信公司的干部幫扶他脫貧,同時為他修建了“交鑰匙”工程房。王治兵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住進樓房,想著找政府還是有效果,心里美滋滋的。可是房子解決了,日子還是不好過,偶爾跑出租、打短工掙的一點錢總不夠花,王治兵于是還像以前一樣繼續找干部。
“他這是典型的等靠要思想,黨的扶貧政策不能一味的滿足這樣的人”“王治兵就是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要在全村進行批評教育”“他就是電視里面說的那種坐在門口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的人”駐村工作隊的成員們在一次例會上談到王治兵,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聯村領導紀委書記劉濤為大家打氣:“扶貧先扶志,這樣的人在三坪村不止一個,但我們終歸要辦法幫助他們脫貧,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辦法總比困難多,駐村幫扶四支隊伍為王治兵量身定制了開展扶志教育、發展長效產業、勞動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四項幫扶措施。
在三坪村道德評議會上,評委們紛紛對王治兵的“懶漢”行為進行了點評,通過“曬紅亮黑”的方式在全村予以曝光,面對大家批評的眼光王治兵深感羞愧,總覺的抬不起頭來。村監委會主任曾智又多次上門工作,幫他轉變觀念,樹立脫貧光榮的榮譽感,先斬掉他思想上的窮根,使他終于下定決心干些“正經事”。
鎮社保站通過組織開辦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班,對王治兵進行茶葉種植和中藥材管理培訓,使他熟練掌握了茶葉種植、管護、采摘、加工技術,還幫助他新建了4畝高效茶園,有了收入來源。
茶園雖然有了些收益,但畢竟沒到豐產期,想要盡快脫貧看來還得務工就業,可一提務工王治兵就慌了,自己沒什么手藝特長,除了跑“摩的”、打短工,不知道還能干些什么。這回沒等王治兵去找干部,干部已找上了門,介紹他到遠元集團在縣城開辦的修腳師培訓班,告訴他專心學習修腳技術,培訓完了工作有保障。為防止他學不會中途打退堂鼓,社保站還專門和培訓班聯系,托老師對他多照顧、多疏導。
半個月的培訓班結業了,按照遠元集團的安排,王治兵被分配到四川省達州市的門店任修腳工。一個月下來結算工資五千余元,這讓王治兵高興壞了,感緊打電話向村上干部報喜。僅僅半年,王治兵通過外出務工就業實現了收入越線,并且于2018年12月順利達標脫貧,當有人問他脫貧訣竅是什么,王治兵總是笑著說:“要不是干部幫我轉變了思想,我還在過著同以往一樣的窮日子呢。黨和政府不能養我一輩子,現在政策這么好,讓我免費學了手藝,我一定會好好干,爭取掙更高的工資。”
2019年4月,在外務工的王治兵回鄉處理家事,在家短短的幾天,他走村串戶找人拉家常,逢人就分享脫貧心得。鄉親們都感慨的說:“王治兵現在是大變了樣了,掙到了錢精氣神都出來了,到底還是政府有法子讓一個懶漢脫胎換骨。”這回王治兵還帶著本村的王治平、趙永安等十六個村民一起離鄉,他們將一起在遠元集團的門店務工。在王治兵脫貧事跡的感染下,三坪村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轉變了思想,靠著自己的辛勤努力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