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寶
“扶貧政策好啊,務工不出村,門口能就業。景區、園區都在家門口,在芍藥園區除草管護,對于我這個70來歲的人說,這都算是最輕巧的活兒了,每天還有近百元的務工收入。”正在芍藥園區除草的平利縣城關鎮長沙鋪村八組貧困戶葛世富說道。
時下正是芍藥園區春季管護的關鍵時機。近日,在該村千畝芍藥園區里,每天都有幾十名貧困戶忙碌在田間地頭,對新建的芍藥園區進行除草、施肥等春季管護,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公司前期已投入數百萬元,前景很不錯,如管護得當,今后的品質和效益都有保證。”平利縣曙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更為可喜的是,芍藥園區每年還能提供上萬人次的用工,可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在實現產業收益最大化中確保農民穩定增收,為村民提供了一條脫貧致富增收之路。
據悉,平利縣城關鎮按照縣委、縣政府打造中國最美麗鄉村,發展全域旅游的宗旨,緊密結合脫貧攻堅產業布局、芍藥谷景區發展和地方歷史民俗恢復三要素,綜合中藥材市場發展趨勢,采取“企業流轉+景區托管+農戶經營”的模式,以芍藥谷景區為核心,擬建石頭城、縹緲峰、蓄水壩、藥婦山四大板塊,現已種植芍藥面積共1600畝。
芍藥種植觀光示范園的建設,巧借“三變”東風,通過政府引導,整合利用土地資源,大戶帶動、科學規劃、科學種植,把發展優勢產業與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深度結合,從而達到鄉村旅游增靚、市場主體發展、貧困戶持續增收的“三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