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寧 廖曉輝
春日的秦嶺山鄉處處涌動生機。4月8日,在寧陜縣金川鎮老莊村連片的白芨田里,鎮人大代表趙正寧蹲在地壟間,指尖輕撫長勢喜人的植株:“許老板,這茬苗子躥得比去年還壯,采收時節可得給大伙兒留些好種苗!”
“您就放心吧!今年60畝白芨早被廣藥集團包圓了。”基地負責人許倉喜笑得合不攏嘴,“多虧代表們幫咱協調流轉土地,現在連烘干車間都有了。”一時間,村民們穿梭在田壟間除草施肥,鋤頭與泥土碰撞的脆響在山谷間回蕩。
在緊挨著的黃金村,又是另一番火熱景象。覆膜機“突突”地吞吐著銀白色地膜,村民們彎腰點種的剪影好似跳動的音符。“咱們采用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每畝能增收300塊嘞!”鎮人大代表田青朝踩著濕潤的泥土,順手幫農戶壓實地膜邊角。春風吹過,260畝平地鋪展的銀色長卷泛起粼粼波光。
“日結工資攥在手,可比在外打零工踏實多嘍!”正在播種的馬鈴薯田里,村民王義全一邊麻利地下種一邊念叨。今年春耕季,鎮人大搭建的“家門口就業”平臺已帶動2000余人次務工,土地翻耕、農機補貼等惠民政策更是讓群眾吃下“定心丸”。
產業振興的春風催生著山鄉蝶變。在鎮人大持續跟蹤監督下,全鎮中藥材種植突破500畝,糧經作物種植面積較去年增長15%。“我們建立了‘產業需求清單’,每個代表聯絡站都掛著特聘農技專家的聯系方式。”鎮人大主席朱明勇翻開記滿調研筆記的履職手冊,“下一步要推動建立電商助農直播間,讓山貨插上‘云翅膀’飛出秦嶺。”
站在老莊村新修的產業路上望去,白芨苗在春風中舒展新葉,覆膜玉米地閃耀著希望的光芒。金川鎮人大代表的足跡,正深深印刻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