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強)寧陜縣堅持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重點,積極探索抓黨建促脫貧模式,著力搭建聚力脫貧攻堅組織體系,走出了一條讓貧困戶能脫貧、能致富、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結對聯建增動力。發揮中辦幫扶政治優勢,創新開展“五幫一煉兩實現”央地支部聯建,中辦機關89個支部與40個貧困村結對幫扶,從金融、技術、生產、市場全方位扶持,一大批著眼寧陜長遠發展、穩定脫貧摘帽產業項目落地。動員高校、醫院來寧支教支醫、免費義診,組織愛心企業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為聯建貧困村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增強動力、強化保障。協調與青島膠州、江蘇金壇扶貧協作,實施“四聯共建”“五聯共建”組織牽手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實踐活動,吸引重點企業來寧投資興業和招聘用工,支部聯建效益得到不斷釋放。中辦掛職干部任第一書記的海棠園村,探索“支部破難題、黨員立精神、能人建平臺”機制,在幫扶村形成了“黨支部+X+貧困戶”黨建扶貧雛形,不斷提升“支部+”參與度和拓展“x”鏈接面,黨支部的組織力、領導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包幫共建添活力。持續推進縣直部門聯村、黨員干部聯戶連心扶貧,94個中省市縣扶貧單位結對包聯全縣71個村(含3個農村社區),實現了貧困村、非貧困村部門包幫全覆蓋。建立健全縣級領導帶頭示范、鎮黨委政府擔主責、部門領導協同作戰、村級組織黨建引領四級戰脫貧體系,堅持每月研究、季度研判,160余名后備干部一線鍛煉,71支工作隊進村、719名工作隊員駐村,43名第一書記到崗,直接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366余萬元。以實現脫貧“越線”為底線職責,1900余名縣直連心干部包幫5113戶貧困群眾,堅持因戶施策,引導發展產業、參與就業、大膽創業,形成干部沉下去、貧困戶干起來的黨建促脫貧局面。大力開展“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基層黨建”“五星村”競賽活動,科學精準制定評星標準,明確獎懲規則堅持動態管理,對每評定一顆星的村,給予相應資金支持和獎勵,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提升。
小組帶建拓潛力。在幫扶單位、產業鏈、重點工作等成立黨小組,通過黨小組引領、黨員結對幫扶、經濟合作組織帶動方式,抓實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直達末梢。及時跟進黨小組組建拓展“有形覆蓋”,動員貧困戶通過參與各類互助資金協會、專業合作組織、入股分紅經營等方式,發揮不同類型黨小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黨小組對區域內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統籌能力,融合鄉村振興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發揮組織功能,為掃黑除惡提供組織保障,強化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依托“三變改革”開展集體經濟“清零”,在壯大集體經濟中發揮“掌舵”作用。融合新民風建設對接機關黨支部與村(社區)黨支部結對共建新民風活動,帶頭摒棄不良習俗,帶頭倡導清風正氣,引導貧困群眾主動參與道德評議,爭當脫貧攻堅自強標兵,實現村風民風向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