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坤 孫詩漫 楊溶森
嵐皋縣在實施黨員管理中,以黨員先鋒引領為抓手,采取精準分類、綜合施策的方式,引導廣大黨員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比貢獻,持續激發黨員隊伍新活力,不斷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民主鎮明珠社區居民由集鎮新老居民住戶、下河壩安置點安置群眾組成,現有4700多人,99名黨員中有18名流動黨員。針對流動黨員多、管理難度大的現狀,社區黨總支組織各黨支部對18名流動黨員實行一對一“跟蹤式”管理。
“我們每月7日聯系一次,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提醒他們參與流入地的組織生活,聽取他們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讓在外黨員感受家鄉變化,鼓勵他們返鄉干事創業,爭做‘好客嵐皋’的推介員、‘四美民風’的實踐者、帶動致富的領路人。”民主鎮明珠社區黨總支書記曹剛平說。
前段時間,連續降雨導致社區上街的河水不斷上漲,白沙坡滑坡點仍存在安全隱患。剛從外地回家不久的流動黨員王高勇接到社區通知后,主動承擔起河道巡查、滑坡點監測的任務。
2009年,王高勇在社區開辦了一家磚廠,帶動當地10余名農戶長期在磚廠務工。2021年9月,持續降雨導致農田社區馬家院子安置點被淤泥包圍,黨員干部紛紛請纓前去清淤,王高勇也在其中。他開著自己的挖掘機,免費作業兩小時,完成了安置點近百立方米的清淤工作。
由于個人業務發展,今年9月開始,王高勇經常輾轉于陜西和甘肅兩地。“雖然有時候在外面,我的心卻始終在社區。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會盡力做。”王高勇堅定地說。
在嵐皋,像王高勇這樣的流動黨員還有很多,他們爭做“歸雁”先鋒,在各自崗位上散發著光和熱。
嵐皋縣在實施黨員分類管理中,創新工作載體,開展“先鋒引領 情潤民心”實踐活動,鼓勵引導在職黨員爭做“四敢”先鋒(敢想、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無職黨員爭做“四美”先鋒(孝悌、勤儉、誠信、好客)、流動黨員爭做“歸雁”先鋒、老弱困難黨員爭做“勵志”先鋒、后進黨員爭做“蛻變”先鋒,讓他們在為民辦事、服務群眾、轉變作風、鄉村振興中作表率、勇擔當、作貢獻。
走進石門鎮大河村,白墻黑瓦的民居錯落分布,讓人眼前一亮。連日來,大河村黨支部副書記兼村集體經濟職業經理人胡開江,忙著挨家挨戶走訪查看農戶家中的環境衛生狀況。今年8月,該村巧借毗鄰千層河景區的區位優勢,注冊成立了嵐皋縣山水逸境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吃上了旅游飯,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黨支部勁頭更足了。據統計,大河村現已培育民宿43家,僅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就達到了150萬元,實現戶均增收3.5萬元。
不僅如此,作為職業經理人的胡開江,還與村集體共同投資建成了120畝的冬桃園,養殖了150萬尾鱘魚、三文魚和多鱗白甲魚。2024年大河村集體收益超過50萬元,村集體經濟邁入了穩增長的軌道。
“現在大河村能發展得這么好,游客成倍增長,我發自內心高興。下一步,我更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發展各項產業,讓老百姓持續增收。”胡開江信心滿滿。
這幾天,孟石嶺鎮九臺村黨支部書記李吉平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村民涂論祥的兩個兒子這段時間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出門務工,經濟陷入了窘境,涂論祥幾次三番尋求村上幫助。
支部將其作為服務事項納入清單進行管理,李吉平和剛辭職回家創業的無職黨員李晨入戶一探究竟。通過走訪了解到,涂論祥的大兒子涂明龍由于身體原因,需要休養恢復后才能干活;小兒子涂明軍則一直在周邊工地和煙地里干活,由于近期烤煙進入收購階段,用工量減少,導致他這幾天賦閑在家。涂明軍擔心對方不再雇用他,心里有些著急。聽到兩兄弟的訴求后,李晨當即表態,只要有務工需求,就會優先推薦涂家兄弟二人,并承諾還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
“今天這么一說,給他們吃了定心丸,幫助他們是我應該做的。盡力把本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幫助更多的人,為村集體作更多的貢獻。”李晨說。
嵐皋縣實施黨員精準分類管理以來,縣鎮村三級聯動,實行清單化管理跟蹤,全縣9000余名有能力履職的黨員,對標“群眾需求”確定“承諾”事項,全程開展“亮諾”,立足實際“踐諾”,結合組織生活會“評諾”,累計辦結服務事項400余條,31個黨(工)委共選樹各類先鋒典型293名,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一股黨員學先鋒、當先鋒的熱潮。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黨員精準分類管理,以‘五類先鋒’為引領、以‘清單化’為路徑、以‘四諾’管理為抓手,助推黨員與黨支部作用深度發揮,確保‘群眾有需求、組織有回應、黨員有行動’落地落實,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強組織保障。”嵐皋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周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