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廖霖 郭永和)時值嚴冬,寒風習習,筆者來到嵐皋縣南宮山鎮展望村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濕潤的空氣夾雜著菇類特有的清香,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食用菌棒特別顯眼,只見有序排列的菌棒上長滿了或大或小、像小傘一樣飽滿瑩潤的香菇,菇農正有條不紊地采摘新鮮成熟的香菇。
據悉,該村在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以來,咬定綠水青山不放松,依托森林資源和林地空間,發展香菇產業,助力脫貧摘帽助推鄉村振興,2016年起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運行模式,著力打造香菇種植加工產業鏈,在縣林業局幫扶指導下,合理利用商品林間伐下腳料和櫟木梢頭,在林下發展林菌產業,到2020年底全村已發展椴木香菇2000余架,袋料香菇8萬余袋,截止2020年底,香菇銷售收入20余萬元,帶動周邊40余戶貧困群眾走上產業發展之路。本著貧困戶優先用工的原則,20余位貧困戶在此實現了就業,人均年增收可達2000元以上。林下香菇的發展起到“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的生態效應,讓閑置的林地,變成群眾的致富地,真正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