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廖霖 郭永和 張波
一般人印象里,藥是苦的,藥材應該也是苦的,在嵐皋縣滔河鎮雙向村重點發展以黃連和云木香等為主的中藥材特色產業,通過種植“苦”藥材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甜”起來。
近年來,嵐皋縣林業局,滔河鎮政府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不斷釋放綠水青山的多樣價值,探索出一條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新路。
“向山林要經濟、向生態要發展。雙向村山林多,生態環境又好,非常適合中藥材這些林下經濟作物的生長。”嵐皋縣山林經濟辦公室主任郭永和介紹說。
因地開出脫貧“中藥處方”
雙向村位于海拔1046—2370米之間;森林面積46.7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4%。屬于典型的高山忖。清幽滔河穿境而過,造就此處獨特的小氣候高山之上云霧繚繞、濕潤多雨。這樣的氣候環境和地理條件,非常適合中藥材的生長。
發展林下經濟是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林改后,雙向村立足森林資源優勢,利用好生態、打好環境牌,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讓其成為老百姓的“聚寶盆”。
2017年3月,在縣林業局和滔河鎮政府的幫助下,由當地能人范傳江牽頭的嵐皋縣繁盛農林發展公司在嵐皋縣滔河鎮正式成立,集林業工程施工、林下種植及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屬嵐皋縣首批承擔造林專業扶貧合作社職能的一家綜合開發公司。通過流轉貧困戶林地和土地,創建了林下云木香種植園區和林下黃連種植園區,發展云木香4000畝,黃連2500畝。
扶持壯大成為“致富良藥”
為了近距離感受雙向村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筆者暮秋初冬進行了實地踏訪。沿山道驅車來到海拔1500余米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當地村組30多戶的群眾正在園區里忙著砍灌疏林、整地、給黃連壅土、開溝、除草,為明春種植藥材提前準備。
初冬的雙向村山林間,腳踩濕潤肥沃的土壤,這是喜陰的林下中藥材生長最適宜的環境。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香,隱隱地還夾雜著中藥材獨特的藥香,繁盛農林發展公司經理范傳江帶著筆者在林子里穿梭著,仔細察看著去年種下的黃連長勢。
“我今年51歲,家庭4口人,在繁盛農林發展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務工四年,每年勞務收入1萬余元。”正在忙著干活的雙向村一組貧困戶江仕海一邊給黃連壅土、開溝、除草,一邊告訴筆者。
特色中藥材種植不僅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還充分帶動了貧困戶靠勤勞雙手脫貧致富,成了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34歲的生態護林員付支貴高興地說,我們這些勞力,在家門口每天扯草還能掙90元。貧困戶鄧國田告訴筆者,今年在繁盛公司的帶動下,又多種了20畝云木香,預計明年可收入4萬元。
據了解,該村五組兜底貧困戶李享國,今年65歲,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務工,年收入3000元。當天,30余人在基地務工人員主要來自當地的貧困家庭,每人日工資在90元以上,切實為當地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增加了一份收入。
守得青山見金山,通過種植中藥材,范傳江走上了致富路,同時與其他種植戶合作,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期帶動20余戶高山農戶依靠種植中藥材,實現脫貧致富。
如今的雙向村貧困戶足不出戶,就可實現門口就業,發展林下藥材產業、參與園區務工已為雙向村人民開辟了一條脫貧致富路。不少村民感嘆,這些“苦”藥材正在種出“甜”生活。
構建脫貧致富“利益聯結”
山上就業,家門口脫貧。為加大“”生態脫貧帶動一批”的作用發揮,嵐皋縣林業局將森林撫育、天保造林、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飛播植被處理等林業工程積極向貧困村傾斜,發揮林業工程帶貧減貧作用。
據悉,雙向村貧困戶123戶中,有勞動能力的87戶都參與了該公司組織的勞務輸出,占貧困戶總戶數的70.7%,115人成為該公司的務工社員,占貧困戶總人數的28.7%,在貧困戶全年綜合收入中,勞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0%,成為貧困戶脫貧的主要增收來源。
近年來,通過繁盛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的帶動,全村貧困戶通過園區務工、入股分紅、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可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的標準,全村貧困戶可望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為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產業脫貧幫扶協議,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農戶養蜂27戶,其中大戶10戶,養蜂1100箱,50余農戶發展云木香2000畝,并以產業和土地入股公司,由公司統一管理、統一分紅。園區的建立,吸納了當地100余戶貧困戶參與務工,貧困戶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真正成為村民奔生活小康的“豐收園。”
“才覺村莊美,又聞藥材香。”村里處處散發著的藥香又在昭示著這個村莊的與眾不同。通過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藥材事業,促進農民增收,以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雙向村正從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鄉村蝶變為“遍地無閑草,處處藥材香”的“藥材村”。
“中藥材產業是一個有廣闊前景的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把初加工、深加工、中藥材集散地留下來,持續推進林業+產業融合發展,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和鄉村振興提供較強的支撐作用,開啟農民增收致富新引擎。”嵐皋縣林業局局長周春棟話語不多,卻道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