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譚靜紋
在嵐皋縣滔河鎮,茂密的山林間,林下中藥材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不僅為當地村民開辟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道路,更是繪就出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
走進滔河鎮雙向村,漫山遍野的樹林郁郁蔥蔥,林下天麻和黃連種植基地生機勃勃。雙向村屬于典型的山地村,森林面積46.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4%,高山之上云霧繚繞、濕潤多雨,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
來自湖北宜昌的客商王運成看準這一商機,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啟林下天麻種植。天麻種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種源、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基地組織當地農戶參與種植,農戶則以土地流轉和勞務用工的形式參與其中,實現互利共贏。“這片林子種上天麻后,我每年不僅能拿到土地流轉費,空閑時候在基地干活還有務工收入,一天150塊錢,我陸陸續續做了四個多月了,工資截至現在有七八千元。”雙向村村民李洪海高興地說。
園區還聘有專業技術人員定期為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從選種、育種、栽培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全過程進行指導,通過科學方法種植,提高天麻產量、增加產業收入。現場負責人黃興寶介紹,雙向村森林覆蓋率高,有著天然的遮陰、保濕條件,林下的土壤富含營養質,為天麻的生長提供了充足養分,讓天麻更接近野生狀態生長,品質也會更佳。
除了天麻,雙向村的黃連種植也頗具規模。早在2016年,雙向村就先后引進嵐皋縣秦茂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和陜西晟發商貿有限公司落戶本村,依托村內山林資源優勢,發展林下黃連3000余畝,2021年采摘根須嘗試做黃蓮花茶,市場反響不錯;2024年種植的黃連相繼開挖出售,收益相當可觀。
“我們雙向村大多年輕人都出去務工了,留到屋里的都是些年紀大的婦女帶著小孩,自從村上種了黃連,我們這些婦女也能來園區務工,活兒也不重,今年我做了有70個工時,年收入能有一萬多塊錢。”村民喻良坤開心地分享著。
雙向村黨支部書記范傳禮介紹,村上通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逐步從傳統農業鄉村蝶變為“遍地無閑草,處處藥材香”的“藥材村”,全村現種植天麻260畝、黃連500畝、云木香3000畝,還有淫羊藿、五味子等中藥材共4000余畝,幾個中藥材園區從開始的種植、管護再到后期的收割,每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園區每年都要發放勞務工資40余萬元,吸引了周邊50戶80人就近務工,為留守勞動力提供了增收渠道。
近年來,滔河鎮始終按照“打好生態牌、下強旅游棋、念活山林經、做足藥文章”工作理念,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全鎮現有6個專業合作社和4個藥材公司,種植淫羊藿、云木香、黃連、天麻、白芨、厚樸等中藥材5萬余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實現了生態與經濟和諧共生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