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雷 嚴紫沁
嵐皋縣“村BA”(南宮山鎮賽區)青少年組籃球賽開賽的前幾天,“備戰”成了南宮山鎮宏大村的頭等大事。每天清晨,宏大村除了雞鳴聲之外,還多了籃球拍打地面的“咚咚”聲,混著少年們跑動的呼喊和場邊漸起的喧鬧,沉睡的山鄉被充滿活力的聲音喚醒。
8月1日,比賽正式開賽這天,位于宏大村的巴人部落球場被村民早早“搶占”了有利地形。比賽結束,人群也久久不愿散去。
而在一個月前,村民們茶余飯后還是另一番場景。當時,南宮山鎮黨委將宏大村列為“三問三解·大下訪”活動的試點村,抽調23名干部組成專班,用兩個星期的時間遍訪406戶,摸排出矛盾糾紛、困難需求、意見建議合計180條。
在隨后召開的碰頭會上,南宮山鎮平安與法治辦公室主任黎世波說:“村民反映最多的是村里愛打牌的人很多,甚至帶來一些不良風氣和鄰里糾紛的隱患。”在筆記本上,他詳細記下了大家商討出來的解決意見——加快推進巴人部落球場完工,多組織召開院落會,同步組織群眾編排“村晚”,球賽結束后要常態化開展文體活動。
“有球賽的這幾天,牌桌子上的人明顯少了,看這些娃兒打球,跑得那么歡實,心里頭也跟著亮堂,比盯著幾張牌有意思多了!” “村BA”青少年組籃球賽在宏大村開賽后,許多村民感慨。
每天在球場當志愿者的黎世波也將這些變化看在了眼里,他們的工作專班已經為180條問題逐一制定好了解決措施。看到球場邊的笑臉替代了牌桌上的愁容與爭執,村民們的業余生活正在悄然煥新,黎世波心里的底氣更足了,他說:“等球賽結束后,我們那180條問題溝通解決起來一定會更加順利。”
回溯宏大村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也曾有過高光時刻。早在2008年,隨著南宮山景區的開放,宏大村農家樂遍地開花。然而,粗放式發展難以跟上現代消費需求的迭代,村里大部分農家樂逐漸被“洗牌”。2022年以來,在南宮山鎮黨委的推動下,宏大村相繼爭取到宜居農房改造及和美庭院改造政策,297戶農房完成外立面風貌改造,52戶改造成星級和美庭院示范戶,重新開辦起農家樂、農家民居。
嵐皋縣“村BA”分賽區在宏大村落地,成了檢驗和提振各農家樂、農家民居經營信心的重要契機。12支參賽隊伍、129名球員和教練員,共入住了72間客房。考慮到青少年球員消費能力有限,農家民居的經營者主動將原本128元的標間價格下調至100元;定位稍高的民宿老板,將價格從258元大幅降至150元,甚至推出了100元的特價房。“娃們出來比賽不容易,能省點是點,關鍵是讓他們住得舒服,記住我們宏大村的好。”巴人部落精品民宿老板葉文雅說。
雖然主動讓利影響了短期收益,但球賽帶來的熱鬧人氣和積極反饋,卻像一劑強心針。“只要有人來,慢慢來,生意肯定會好起來的!”農家樂老板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