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延安 張宏 劉翔
8月20日以來,嵐皋縣境內普降多輪次暴雨。持續的強降雨致使河水猛漲,水土嚴重飽和,新增國道G541城關至堰門段和G211縣城至陜渝界段、新增省道S318大道河段,以及縣鄉道路大嵐公路、堰官公路、石官公路等11條主要交通干線公路嚴重受損,112條村組道路遭受重創,交通一度中斷,經濟直接損失達12110萬元。
據嵐皋縣交通運輸局初步統計,截至9月3日,水毀共造成全縣國省縣鄉道11條道路、21座橋梁受損、78處公路路基缺口、32.6公里路基沖毀、231處塌方和泥石流、148道涵洞堵塞、35700平方米路面和17.8公里安防及排水設施損壞,11條干線公路、112條村組道路交通全部一度中斷,需清除塌方、泥石流376200立方米,需新砌筑擋墻155300立方米。
暴雨就是信號,災情就是命令。災情發生后,嵐皋縣交通運輸局立即啟動《嵐皋縣農村公路防汛搶險與公路保暢應急預案》,全員上陣,成立6個下沉防汛搶險與公路保暢組,分赴各鎮及干線公路,全力組織搶險救災與公路保暢工作。
9月8日,筆者走進部分點位,進行了實地采訪。
在藺(河)東(坪)公路1KM+100M,小地名藺河電站壩頂側處,筆者看到,路基已經閃開一個大口子,長三十多米,寬三四米,五六名戴著紅色安全帽、身著橘黃色反光服的工人,正忙著在距路面六七米深的塌陷處砌坎子、灌砂漿。挖掘機就活動在距離缺口不遠的地方,來回調運石塊。路里側,已經被臨時拓展出一條便道,供過往車輛單幅通行。
工程負責人陳軍兵告訴筆者,該路基于9月1日塌陷,災情發生后,縣交通運輸局緊急調集兩臺挖掘機、一臺裝載機、兩臺后八輪重型卡車進行持續搶修,施工隊按照局里“先保通、再保暢、最后保潔”的要求,僅僅用了10個小時就在原路里側掘出一條新的通道,確保過往車輛和人員的通行,隨后開始恢復重建工作,預計再有一個周工程即可完工。
在大嵐公路24KM+500M,民主鎮德勝村獅子橋附近,筆者看到,垮塌的山石在公路上堆成一座小山,一旁,挖掘機正在進行破碎作業。施工隊負責人徐守軍告訴筆者,公路于9月7日夜里垮塌,第二天一大早,機械就開進進行作業,預計當天下午可完工。
在石橫公路9KM+500米,小地名油房灣處,筆者看到,一塊巨大的山體創傷面下,是已經暢通的公路。縣交通運輸局干部張獻金介紹,這是目前全縣境內垮塌泥石流方量最大的一處,長度達120米,方量約6000多方,局里調集兩臺挖掘機、一臺裝載機作業三天才搶通。
據統計,截至9月7日,嵐皋縣交通運輸局共投入裝載機、挖掘機等搶險機械420余臺次,應急搶險與公路養護車輛270余臺次,搶險人員2260余人次,11條干線公路已恢復交通10條(含新增國道),南宮山北線旅游公路塌方面積大,邊坡有巨石滑動,安全隱患極大需爆破排險處理,預計9月12日恢復交通。
目前,高速公路縣城連接線興皋醫院至方埡水場段因公路內側山體出現大面積滑坡險情,已臨時封閉交通,中斷的大部分村組道路已搶通恢復交通,目前仍有30余條因路基沖毀、山體滑坡、路基沉降等原因尚未恢復交通通行。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受災道路的修復工作,確保所有道路恢復暢通,為全縣各行各業抗災救災、恢復重建提供交通保障!”嵐皋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唐子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