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麗 牟慶紅
又是一年汛期,眼下暴雨侵襲多地,預警仍在持續。嵐皋地處秦巴山區,溝壑縱橫,極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當前正值8月下旬,境內持續降雨,防汛形勢嚴峻。越是緊要關頭,黨員干部就越不能退縮。
上下齊心 擰成一股繩
8月28日至29日,安康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嵐皋境內普降大暴雨,河溝水位不斷上漲,多處道路塌方,交通中斷無數,人民的心揪在了一起。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黨員干部是經得住考驗、守得住陣地的。面對汛情,縣委縣政府快速反應,統籌部署,主要領導總攬全局、一線指揮,四大班子成員深入鎮村查實情況、靠前督導,全縣黨員干部放棄休假,奔赴鎮村排查隱患、轉移群眾,堅持各級防控體系24小時運行,縣紀委監委派出15支防汛檢查督導組對工作紀律、責任落實、執行命令等情況開展督查,監督保障執行,上下齊心、積極聯動。8月30日,天氣轉晴,截至目前,嵐皋縣水電路基本搶通,災后恢復工作穩步推進。
干部沖鋒 勁往一處使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絕不是一句口號,每個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個黨支部都是一座堡壘。汛情當前,干部們舍生忘死,沖鋒在前,涌現出無數典型。嵐皋縣滔河鎮紀委書記王臻在排查途中發現一名獨居聾啞老人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凌晨零點,他和村干部通過搭梯子、用竹竿戳拍窗戶、強光手電來回照等各種方式終于叫醒聾啞老人,成功帶領老人撤離。在民主鎮銀米村,67歲網格員張學陽一天往返8次預警撤離救災。他說:“保證大家的安全,這是我的責任,累點也值!”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此次降雨量之大讓人驚詫,像王臻、張學陽這樣的典型還有許多,干部們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群眾筑起了鋼鐵長城,讓我們潸然淚下。
常抓不懈 繃緊這根弦
防汛是一次大考,面對汛情不退縮是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試煉石,寫好防汛“后半篇文章”,織密織牢安全網則是根本所在。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8月 29日,安康市防汛指揮部發出《關于做好8月30日到31日強降水后期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繼續做好監測預警撤離等工作,確保人員安全。接到通知,立刻響應,嵐皋縣迅速傳達市級指示,開展好災后恢復工作。截至8月29日,全縣12個鎮緊急避險轉移1370戶3006人,緊急轉移人員安置1396人,各項應急救災工作正有序進行。
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干。正因為有了各級各部門提前謀劃、積極應對,才有了這“雨后見彩虹”的歲月靜好。但是,汛情過后,基礎設施“傷筋動骨”,防范次生災害也決不能掉以輕心。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挑戰,唯有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魄,拿出“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才能披荊斬棘、所向披靡。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們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一年,更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近的一年,讓我們同心協力齊奮進,堅守理想踐初心,意氣風發地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壯麗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