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延安 馬琴
綠茵茵的萵筍,黃嫩嫩的香椿,紅艷艷的臘肉……嵐皋縣四季鎮麥溪小學師生食堂,色香味俱全的農家菜引得師生們嘖嘖稱贊,負責本次食材采購的校總務主任徐世康則在一旁驕傲地“解釋”:“這些菜大多是從附近農家購買的,少量是從本縣入駐扶貧‘832’平臺的供應商處購買的,都是地地道道的農家菜,自然香。”
徐世康介紹,麥溪小學與其領辦的幼兒園共有師生280多人,90%的師生中午飯都在學校吃:“反正在哪都是買,自2016年起,學校要求盡可能采購周邊農戶尤其是貧困戶的蔬菜,每年都要采購周邊1萬多元的農產品。去年,學校與本鎮10余戶菜農簽訂蔬菜購銷協議,上門、保底價收購,這在以前叫消費扶貧,現在我們管它叫‘消費振興’。”
四季鎮天坪村4組脫貧戶冷忠禮,就是與麥溪小學簽訂了蔬菜購銷協議的10余戶農戶之一。“白菜兩塊錢一斤,辣子四塊錢一斤,豆角三塊錢一斤……”冷忠禮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這些菜品價格,一邊精心打理門前的蒜苗,“去年,我種了三畝地野油菜,產了一萬四千斤,八角錢一斤,賣了一萬多元;種了一畝地白菜、辣椒、豆角等,賣了一萬多元;出售了三頭肥豬,又賣了一萬多元!”冷忠禮笑道,“現在好,不用自己找車掏車費,都是包掛我們的縣財政局干部和幾所學校老師用私家車把菜順便帶回去。”
2020年以來,嵐皋縣充分運用政府采購政策,鼓勵動員各級預算單位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推動農民穩定增收、扶貧產業轉型升級。
縣上成立由常務副縣長掛帥的工作專班,出臺《嵐皋縣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方案》《嵐皋縣規范和加強政府采購模式消費扶貧考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供銷聯社、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經貿等部門在產品認證、市場對接、電商銷售、蘇陜協作方面分工合作,鼓勵和引導預算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規定預算單位工會組織節日發放的農副產品、慰問品原則上必須通過“貧困地區網絡銷售平臺”采購50%以上。
“同時,我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給各預算單位財務人員系統講解扶貧‘832平臺’的登錄方法、采購方法、合同簽訂、貨款支付等操作流程。每10天滾動播報預算單位采購農產品工作進展情況;每月在微信、QQ工作群通報評比;每季度對完成好的預算單位在全縣范圍通報表揚。要求有食堂的預算單位采購的總額預留一定比例定向采購當地農戶農副產品,年采購量不低于總量的15%;有工會經費預算單位預留50%工會經費,通過‘832平臺’優先采購我省、市、縣內扶貧產品。”嵐皋縣財政局局長崔萬杰表示。
目前,全縣入駐扶貧“832平臺”供應商21家,上架商品150種,2020年全縣124個財政預算單位通過扶貧“832平臺”購買農副產品347萬元,購買周邊散戶農副產品7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