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畢順 劉晶晶 )“今年進步村賣了5萬斤芍藥,芍藥比去年產量要高2萬斤,質量也更好。”說起今年的芍藥產業,嵐皋縣堰門鎮進步村黨支部書記石宗明激動不已。
經過5年的精心培育,近日,堰門鎮進步村的200余畝芍藥喜獲豐收,一車車芍藥從山大溝深的進步村一路奔向嵐皋縣富康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卸車、稱重、結算錢款,進步村工作隊為70余戶群眾領取芍藥收入15萬余元。
據了解,堰門鎮各村在芍藥種植之前便與嵐皋縣富康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芍藥收購訂單合同,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統一管理、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 ,幫助農戶做好育苗、管護、采收等各個環節,助推堰門鎮內發展芍藥種植2000余畝,帶動700余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芍藥種植、園區務工等方式實現了穩定增收。
這只是堰門鎮近年來大力發展產業促農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自脫貧攻堅以來,該鎮始終以產業為抓手促進農民增收,按照區域化布局,持續走“穩煙、強茶、興桑、壯畜、抓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黃花、柑橘、油桃等特色產業為貧困戶提供了穩定的脫貧增收渠道。
初冬季節,來到堰門鎮瑞金村,眼前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桑園里近20名村民正忙著種植桑苗。“我今年一直在這里務工,從第一批桑苗的種植,到春季的除草,到冬季補苗,最少也有3000元的收入。”瑞金村村民夏吉香,一邊賣力地揮著鋤頭刨土,一邊高興地說。
夏吉香所在的桑園就是今年年初由曹英仲成立的安康瑞和園農業開發中心。如今,這片桑園的發展累計帶動了周邊約3000人次到園區務工,支付工資30余萬元。今后在桑園里套種魔芋,在園區附近修建標準化蠶室都在瑞金駐村工作隊和曹英仲的腦海里謀劃著。
像曹英仲這樣通過自己成立的公司帶動貧困戶就近務工,政府支持發展產業的還有堰門村李元明的弘道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隆興村盧升高的升高畜牧、瑞金村劉興前的盛瑞茶葉有限公司、青春村曹光春的嵐皋縣長春寨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一方面,他們為大量貧困戶提供了務工機會幫助他們增收。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協調,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和銷路,并結合鎮域內產業發展情況,制定產業獎補政策鼓勵產業發展。
同時,堰門鎮堅持政策扶持產業發展與產業配套項目同步實施,積極整合農業、交通等項目資金,加快冷藏、灌溉、道路等設施建設,為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提供最大的支持。
目前,堰門鎮各村都有了符合當地條件的產業,并在飛速壯大。如瑞金形成2000畝茶葉園區;堰門村華陽養豬場年出欄1萬余頭生豬;青春村形成200畝莓茶園區、千畝芍藥種植基地;堰門村和瑞金村已形成700畝蠶桑園區……當前進步村新建300畝獼猴桃園區、中武村擴建200畝獼猴桃園區、長征村擴建700畝柑橘園區等項目均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目前的堰門鎮已實現產業全覆蓋,累計帶動鎮內5000余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如今,放眼望去,堰門鎮產業道路交縱,農業園區遍地開花,一派勃勃生機的產業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