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延安 羅杰
“以前,我測試一個喇叭需要6秒,經過一個周的培訓,我現在只需要3秒。”12月17日,在嵐皋縣誠銘電子廠二樓車間,今年19歲的年輕聽音員吳高平左手撿起傳送帶上的揚聲器,捏著兩個線頭,右手拿著測試筆靠上線頭聽音。
吳高平說的培訓,正是當下在嵐皋各企業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工代訓”項目。今年7月以來,嵐皋縣按照中省市文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六穩”“六保”措施,積極宣傳以工代訓政策,指導企業申報補貼資金,支持企業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增加效益,在全市率先實現縣內企業以工代訓政策知曉以及資金補貼兩個“全覆蓋”。
“按員工人數計算,老員工按3個月、新員工按6個月,每人每月600元的標準,給企業補助。補貼方式是,先預撥給我們50%,等按要求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后,再撥給我們余下部分。”嵐皋縣誠銘電子廠負責人吳順明告訴筆者,“有了這筆資金后,我們的培訓就沒有了壓力,我們就可以更多地思考如何通過提高員工技能增加企業和員工的收益。”
嵐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前武介紹,局里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專門成立了6個工作組,分別奔赴縣城6個片區和12個鎮的企業,開展面對面政策宣講,指導填寫申報材料,幫助開展技能培訓,并協助企業組織好招工及穩就業工作。
“別看就這么個簡單的動作,不練上千遍、萬遍,不講究手指技巧,不眼到、手到、耳到,3秒鐘根本就完成不了。”吳順明指著正在工作的吳高平手上的活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以工代訓系統申報各類生產經營主體279家、5000余人,累計下撥資金1000萬元,其中“寬進嚴出”的做法得到省市肯定和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