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向軍
今年,嵐皋縣堰門鎮青春村生產的莓茶陸續上市,填補了我市及周邊區域無此類茶的空白。
莓茶又稱青霜古藤茶、茅巖青霜茶、土家神茶、神仙草,學名顯齒蛇葡萄,是藤茶類產品的一種,為湖南省張家界市特產。莓茶生長條件苛刻,需要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山巔,常年云霧繚繞,以保持的濕度,同時必須根治在特殊的石英砂巖土壤之中。經考察,嵐皋縣堰門鎮青春村地處高海拔地域,氣候濕潤,原生態無污染,適合引進莓茶。
莓茶最明顯的特征是成品茶表面會有一層白霜一樣的物質,不認識的人會以為是發霉后的霉菌,其實那一層是天然的植物蛋白霜。莓茶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抗菌消炎、改善便秘等功效。
莓茶產業項目自2018年3月在青春村引進落地發展以來,該村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種養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帶戶興茶、園區務工方式促農增收。2019年,該產業已帶動全村貧困戶87戶261人實現穩定增收。截至目前,堰門鎮青春村已發展莓茶250畝,鎮上計劃用3年時間,協助村合作社將種植面積擴增到500畝,把莓茶這一特色茶產業打造成為帶動村民穩定增收致富的產業。
據青春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曹光春介紹:從農戶手里以20元每斤的價錢收購水葉子,再加上自己核心園區的,今年預計最少采水葉子6000斤,制成成品1200斤,每斤茶300元,計算下來毛收益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