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姚澤喜
五月的嵐皋縣堰門鎮青春村綠意盎然,茶農們正搶抓好天氣采摘第三茬“長壽茶”茶葉。二十余名茶農每人腰間系著個小簍,雙手嫻熟地在茶絮間飛舞,將一朵朵鮮嫩的芽尖放進簍子里。 這邊,茶農們采茶忙,另一邊,加工廠內加工忙。“她們采滿一口袋茶,我就要趕快運回去,現在天氣熱,這個東西放不得,一放它自己就發酵,做出來的茶喝起來味道就不對了。”在茶園和加工廠兩頭跑的袁代定頗有心得地說。自“長壽茶”“落戶”青春村以來一直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種養模式,袁代定就是種植“長壽茶”的農戶,平時管護好自家的4畝茶,便在園區打零工,“就在家門口,一天80塊錢還管一頓飯,去年靠在這里打零工我就賺了7000多元。”
到了廠區,稱好秤、記好賬,工人們把口袋里的茶倒在簸箕里開始加工,篩選、殺青、揉捻、發酵、陰干、烘烤,六個步驟缺一不可,這樣做出來的“長壽茶”茶湯呈金黃色,味甘甜悠長。
“從農戶手里以20元每斤的價錢收購水葉子,再加上自己核心園區的,今年預計最少采水葉子6000斤,制成成品1200斤,每斤茶300元,計算下來毛收益36萬元。”青春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負責人曹光春說。
據了解,目前青春村250畝“長壽茶”是嵐皋縣唯一的特色茶產業,該鎮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協助村合作社擴增到500畝的規模,將“長壽茶”打造為全村主導產業,屆時青春村群眾將在這項產業帶動下持續穩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