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洪海 陳延安
2019年,是嵐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嵐皋脫貧攻堅盡銳出戰,脫貧退出67個村、8037戶17065人,四年來累計脫貧退出72個貧困村、減貧16646戶47216人,剩余貧困人口1523人,貧困發生率從29.8%下降到1.06%,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這一年,安嵐高速公路建設快速推進,一批關鍵節點工程已然完成。航拍這條高速,宛如一條通天大道,在綠水青山間筆直著或偶然婀娜著身姿,向南挺進,向藍天挺進,在碧波蕩漾的嵐河里,留下自己清晰的倒影。這條大道將首次開進小城嵐皋,成為安康大交通發展的一極。
這一年,嵐皋福也雙至,西渝高鐵的線路確認從嵐皋經過并在嵐皋設站。千年夢想、萬年歡欣,都在這一刻凝聚成嵐皋人民多少年來渴望大交通實現大突破大發展的“新幸福”。
這一年,嵐皋干部群眾都能感受到,“洼地”效應漸漸明顯,客商把目光陸續投射到這片土地,這里是創業興業的熱土。等著你,嵐皋正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這一年,嵐皋獲得諸多榮譽。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魔芋產業發展重點縣等稱號,不負光陰不負民。
這一年,基層黨組織這個最大“火車頭”,載著17萬嵐皋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道路前進,扶貧項目資金“三級兩賬”全口徑監管獲評第七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2019民生示范工程”,殘聯基層組織專項改革經驗獲中殘聯肯定,并在全省交流學習,凱歌奏響2019年。
當時光來到2020年,春節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全世界。嵐皋摁下經濟社會“暫停鍵”,眾志成城阻擊疫情,境內未發生一例確診病例。當經濟社會“按鈕”恢復到“播放鍵”,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后,嵐皋縣委書記周康成向全縣人民發出號召:嵐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站在發展新起點,只要化危為機、扎實苦干,就一定能力克難關實現新跨越。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堡壘作用更加明顯
始終扛牢壓實黨的建設,常態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縣級黨政班子、36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領導班子按時召開脫貧攻堅巡視考核專題民主生活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開展,創新動作頻頻耀眼。“群眾出題、干部答卷”機制,破解了“學習歸學習、教育歸教育、工作歸工作”的“三張皮”現象。從縣委書記、縣長,到普通黨員、干部,紛紛走進村組農戶、工廠、醫院、校園、搬遷小區,直面群眾提出的問題,解疑釋惑,把解決群眾共同關心的民生事作為推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成色的直接體現。
縣委書記遍訪貧困村率、村支部書記遍訪貧困戶率達到100%,鎮黨委書記遍訪貧困戶率70%,召開群眾會180場,收集意見建議1750條,為民辦事解難題3000件……這一串串數字說明,嵐皋把主題教育壓實到了每個層面,這正應了縣委書記周康成告訴全縣黨員干部的一句話:“我們現在最主要要做的,就是為群眾謀幸福,為縣域謀發展。”
《人民日報》《陜西日報》《當代陜西》、省市電視臺新聞聯播,一齊把版面、鏡頭對準了巴山腹地的嵐皋:小縣實現大發展,主題教育實打實!
一肩挑兩擔,平衡又向前。嵐皋在全市率先出臺“八條措施”,制定《村委會主任補選工作流程》,逐項細化各個環節,及時開展處分期內候選人資格聯審,先后否決15名不符合條件候選人的選舉資格,全縣“一肩挑”100%,新組織架構、新血液和朝氣,正像是升級的鐵路和前進的車輪,合奏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嶄新的樂章。
“十條措施”精準定位擔當有為者、居住地“行為規范”盯緊工作內外不一致者、選任“負面清單”擋住行為不適宜者,嵐皋這三項制度的推出,讓精準識別干部有了“顯微鏡”。
要晉升就得擔當作為,要提拔就得干凈有為。這一年,嵐皋紀委監委創建開發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和執紀審查督辦考評系統被中國社科院收錄到第八部《反腐倡廉藍皮書》,受到省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市紀委發文在全市范圍擴大試點推廣。
用了這“一清單一系統”的一位干部很有感觸:“有這個考評系統和沒有這個考評系統就兩碼事,開始還以為是形式,后來才發現,紀委制定的要完成的清單,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一脈相承。久而久之,這些細節這些要求就成了管好自己和身邊人的自覺行動。”
縣直部門紀檢監察機構“統派直管”,進一步優化延伸。在全縣,設立了9個派駐紀檢監察組、3個常設巡查組,建立科級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共505份,反腐敗警示教育基地成為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大課堂。這個“課堂”建立后,已經迎來了50批次3000余名黨員干部來到這里接受教育洗禮,讓警鐘鳴長鳴在干部腦海里。
晴空豈能容陰霾。2019年,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推進,全縣各級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精心組織、協力配合,強勢謀局、強力推進,依法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惡勢力犯罪團伙1個,挖出“保護傘”2人,破獲涉惡刑事案件10案32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9人,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40.96萬元,榮獲“2018年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縣”稱號。
嵐皋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特色亮點工作3上人民日報、18上新華社、4上中央電視臺,嵐皋魔芋廣告“嵐皋有一寶,富硒魔芋好”在央視15個頻道和陜西衛視免費播出1個月。深化媒體融合改革,縣融媒體中心重構策、采、編、發、管、控、饋立體化生產體系,上線“愛嵐皋”APP,縣域主流媒體影響力顯著提升,獲全國融媒體中心案例大賽“未來之星優秀案例”、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二等獎、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特別獎。
生態經濟加快發展,城鄉面貌大幅改善
2019年,嵐皋縣實現生產總值增長8.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5.4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5元、10527元,分別增長8.1%和10.4%。
這一串數據也許是枯燥的,然而在交通落后、經濟基礎薄弱的嵐皋,要實現這些數據是極其不易的。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43個,健康養生苑、興皋醫院、堰官公路等50多個項目竣工,引進落地企業46家,實現外資企業入嵐“零突破”,數據的背后是高質量發展的軌跡。
脫貧攻堅是主旋律。累計實施項目943個,水電路訊覆蓋到了家家戶戶,嶄新的生產生活環境,科學、現代而美麗。探索創新的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電商扶貧、道德銀行等做法得到省市領導批示肯定或在省市推廣。
如今,在嵐皋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都能切身感受到這幾年的變化,顯著的變化是特色農業開啟了它雄健的發展步伐,已經有了歌曲所唱的:“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圖景。
現在嵐皋做的是生態經濟產業鏈。投資方主要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些主體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相比一般農戶,抗風險能力強,種植、加工、銷售乃至旅游是一體的,有時一個環節做好就能保本,把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做好就能獲得效益最大化。
魔芋是嵐皋的“王牌”,唱響全國。2019年又把4項喜事收進囊中:“嵐皋魔芋”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成功舉辦第26屆“農高會”富硒魔芋嵐皋專場推介會、全市魔芋產業發展推進會、第二屆安康(嵐皋)魔芋豐收節活動,喜到了一塊兒。
茶葉是嵐皋的傳統產業。2019年,第四屆亞太茶銘大賽摘得1金3銀,在陜西茶葉“十項十佳”評比中榮獲5個十佳,嵐皋的茶葉正在中興。陸羽《茶經》里說茶喜生長于“陽崖陰林”,如今,嵐皋已改造陽坡林下老茶園上萬畝。
其它小眾產業,比如獼猴桃、瓜蔞,一躍從“替補”變為“主力”,都突破了萬畝。櫻桃、算盤李、花椒、跑山豬,一批小優特色產業把鄉村變得色彩斑斕。
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新社區工廠33家,實現100戶以上安置點新社區工廠全覆蓋,累計帶動1525人就近就業。
“十二五”以來,也就是九年來,嵐皋有6萬多人也就是占全縣人口三分之一農村人口二分之一的人口搬進了城鎮居住,涉及他們后續生活怎么辦這個大問題。嵐皋新增培育“五上”企業15戶,農產品加工、毛絨玩具文創、呼叫、制衣制鞋、電子元件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成為嵐皋工業轉型升級生力軍,實現零就業家庭“清零”目標。
旅游產業在苦練內功,景區道路煥然一新。過去泥坑水泥路如今已成為黑黝黝的寬寬的有醒目標識標線的油路。央視《鄉村大舞臺》再次走進嵐皋、宣傳嵐皋。一系列活動讓嵐皋旅游名氣再一次得到提升。嵐皋養精蓄銳,專候2020年高速建成開通。
嵐皋不以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而沾沾自喜,進一步打好“藍天、碧水、青山、凈土”保衛戰,推進15個“三建一改”試點村和3個鄉村振興統籌示范點,打造法治示范村2個、美麗宜居示范村2個、一河清水到漢江再供京津的經驗和亮點頻頻閃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都報道了嵐皋一江清水北上的故事。
套餐式服務、一體化踏勘、集成化審批,讓嵐皋成為全市學習焦點。審批“減法”成為促民企落地、縣域發展的“加法”。同一行政審批時限平均減少50%,企業審批成本平均減少30%,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材料從原來97項減少到47項。高考本科上線率破歷史新高,縣醫院“二甲”創建、中醫院“二甲”復審通過,嵐皋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扶持300多個家庭的“頂梁柱”。
社會治理深入推進,亮點工作精彩紛呈
“現在好了,上班就上班,再也不一心掛兩頭——操心娃娃了!”嵐皋縣城西窯集中搬遷安置點住戶鄒炎滿臉笑容。鄒炎全家是2019年5月才根據扶貧搬遷政策進城入住的,上有80歲的老人,下有八九歲的女兒,一家人全靠丈夫在外打工。鄒炎也想就近找份工作,可時間上都有沖突,主要是孩子放學到自己下班這段時間沒人照看,不放心。
正在鄒炎一籌莫展之際,由縣委宣傳部牽頭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進移民搬遷小區活動正式啟動,鄒炎所在的小區有了文明實踐指導員,小區所屬地城關鎮耳朳村專門為小區協調到文明實踐陣地用房,開辟了義務代辦室、四點半課堂、愛心餐廳、道德銀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志愿者來自小區或周邊,有退休醫生、教師,也有普通群眾。
這還只是嵐皋扎實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一個縮影。2019年,嵐皋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試點縣。在“怎么干”問題上,嵐皋創造性總結出“講、傳、幫、樹、慶”五大措施,講,即講理論、講政策、講故事;傳,傳文化、傳禮儀、傳技能;幫,幫貧、幫困、幫殘;樹,樹形象、樹新風、樹典型;慶,慶節日、慶豐收、慶新貌,推動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縣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要不是‘嵐皋妹子’介紹,我哪知道還有這么好的事干!”在陜西嵐皋銳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2歲的女職員劉小燕摘下麥克風微笑著介紹,她最高一月能掙五六千元,最低也有兩千多元。銳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呼叫企業,開始自己招工,只招到五六個人,“嵐皋妹子”志愿服務協會(簡稱“嵐皋妹子”)成立后,公司負責人找到縣婦聯主席謝賢梅,謝賢梅發動“嵐皋妹子”招工,很快就招到五六十人。
2018年8月,嵐皋縣在全面完成鎮村婦女組織改革工作基礎上,注冊成立由2400名婦女干部組成的“嵐皋妹子”志愿服務協會。協會本著為社會樹新風、為群眾解難題、為地方促發展的原則,積極聯系服務群眾。一年多來,“嵐皋妹子”成功調解各類家庭矛盾糾紛3000余起,開展各類幫扶活動50余場次,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20余萬元,受益人數達1000人,為社區工廠輸送勞動力1500人,帶動群眾增收1億元。
殘聯基層組織專項改革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嵐皋縣委、縣政府按照中省市有關殘聯基層組織專項改革試點工作要求,對全縣殘聯基層組織進行系統化改革。在村一級,建立了殘疾人工作協會,由村支書擔任主席,一名殘疾人擔任專職委員。在鎮一級,建立了殘疾人聯合會,由一名黨委班子成員擔任主席,并配備副主席、理事長、委員。在縣上,明確由縣委副書記分管,一名副縣長任殘聯主席。在縣殘聯機關,增設1名副理事長,2個股室、3個編制,殘聯工作在全縣考核中占比由4分上升到5分。
縣上建立起一座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殘疾人康復大樓,目前正裝修中,投入使用后將成為安康市設備最為齊全和先進的殘疾人康復中心。縣財政每年還拿出300萬元資金,專門用于殘疾人發展產業脫貧的補助、獎勵,帶殘脫貧企業也有專門的獎勵。
2019年11月13日,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相自成在嵐皋調研基層殘聯組織專項改革試點工作時,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嵐皋作為殘聯基層組織專項改革試點縣,通過先行試點探索,充分發揮殘聯基層組織作用,為改革全面鋪開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隨后,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組織聯絡室致函陜西省殘聯。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牛一兵在此函件上做出批示,給予肯定。
砥礪奮進,只爭朝夕。2020年1月9日,嵐皋縣十四屆九次全委會召開,對2020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同一天,2020年陜西省暨安康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嵐皋舉行,省市50余個單位以“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推動嵐皋大發展。這個月,30多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投資金額100余億元……
嵐河清清迎雙高,創優花開香兩岸。2020年,嵐皋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心無旁騖,克難奮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書寫追趕超越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