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張權偉
在嵐皋,周康成不僅擁有縣委書記這一個身份。
“信息數據精準事關脫貧質量,要指導鎮村抓好信息采集、審核、錄入、比對、修改等工作,確保數據精準。”10月31日,周康成來到嵐皋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信息中心,詳細了解信息數據精準情況并叮囑該中心負責人。作為嵐皋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這是他一周內第三次來到這里。
在周康成的統籌謀劃下,嵐皋縣的脫貧攻堅工作隊由縣級領導任團長、科級干部任隊長、科級后備干部任第一書記。縣上還制定了縣級領導干部“七個一”工作機制等制度。
總指揮謀局
——走出“精準滴灌”產業路
堅持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是周康成作為總指揮謀局的重中之重。
10月底的嵐皋,天氣已開始轉冷。藺河鎮蔣家關村魔芋加工廠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黨支部書記伍先忠一邊指導工人挑選魔芋,一邊對記者說:“我們村原來是個典型的‘空殼村’,根本沒啥產業。2016年周書記來村上調研后,指導我們發展魔芋產業,并落實了扶持資金。現在,我們村終于有了自己的產業。”
近年來,嵐皋縣走出了一條“精準滴灌”的產業發展道路。全縣72個貧困村實現縣級園區和經濟合作組織兩個全覆蓋,累計建成縣級以上農業園區159個;各類經營主體直接帶動12481戶33680名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輻射帶動15964戶53974人實現增收;累計減貧21281戶62355人,貧困發生率由29.8%下降至1.08%,為2019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奠定了良好基礎。
團長謀勢
——解決重要民生問題
城關鎮是嵐皋縣最大的移民搬遷安置點,周康成是該鎮的脫貧攻堅團團長。在這里,他從整體謀劃,從關鍵問題入手,用心用情解決就業這一重要民生問題。
佐龍鎮朝陽村的涂修衛原本在礦上打工,收入還算可觀。2012年,他不幸腰部受傷,再也無法干重活。短短4年時間,家里光看病就花掉10多萬元,加之妻子身體也不好,一家人生活壓力非常大。
2018年12月,涂修衛享受移民搬遷政策,舉家搬到了縣城。1個月后,周康成來看望他,幫他協調到家門口的社區工廠上班。“如今,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周書記特別關心我在這里的工作情況,每個月都會來看望我。”在蘇陜誠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涂修衛開心地跟記者說。
涂修衛的經歷是嵐皋縣保障低收入群體就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嵐皋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有17146戶34322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縣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33個,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已實現就業17146戶31470人。
總隊長謀實
——把每一項工作落在實處
在周康成看來,能不能實現全縣如期脫貧,重點在村。今年以來,他擔任了深度貧困村——蠟燭村的脫貧攻堅總隊長。把脫貧攻堅每一項工作落在實處,是他的謀劃重點。
在蠟燭村,周康成逐戶走訪,詳細了解全村277戶的安全住房、產業增收情況以及當下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先后協調解決50余名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周康成幫助村上制定了詳細的茶葉、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
10月31日,在蠟燭村脫貧攻堅工作隊會議上,周康成勉勵全村干部:“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到了關鍵時期,大家要振奮精神抓脫貧,精準發力補短板,夯實措施出成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周書記對基層情況特別了解,也會和老百姓打交道,那是全心為民的情懷。”在佐龍鎮蠟燭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袁明雙看來,周書記在村上擔任總隊長,讓村上的每一項工作都落在了實處走在了前列。
包戶干部謀事
——解難事在當下
在嵐皋,周康成包聯了9戶貧困戶。在包戶扶貧的過程中,周康成對貧困戶幫扶在細處,解難事在當下。
在城關鎮竹林村貧困群眾張弟成眼中,周康成是一個隨時關注他冷暖的幫扶干部。因為媳婦和兒子都身有殘疾,生活無法完全自理,張弟成不能像同村人那樣外出務工,生活十分艱苦。
“自從周書記成了我的幫扶干部,就經常來看我,勉勵我一定要鼓起勇氣,把家重新撐起來。”張弟成說,在周康成的關懷下,他開始種植烤煙。今年年初,他在南宮山鎮宏大村種植了60畝烤煙,成為當地烤煙種植大戶。
據悉,嵐皋縣在脫貧攻堅中自主探索創新的“三級兩賬”扶貧項目資金全口徑監管、“五獎五扶五帶動”產業脫貧、全域旅游“嵐皋特色”、生態扶貧“嵐皋模式”等工作先后得到省上和市上的肯定。
“在不遠的將來,嵐皋的高速公路和高鐵都將建成,全縣的發展可以說是十分可期。我們當下的任務,就是要抓緊時間扛起責任加油干,把環境保護好,把產業做起來,帶領貧困群眾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打下牢固基礎!”周康成說。
(轉自《陜西日報》2019年11月28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