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唐定瑩 馬旭晨)“這樣的儀式太有意義了,不僅遏制了盲目攀比的現象,原來的人情味也回來了。”在集體升學禮上,學生代表鄭興武興奮地說。
8月9日,嵐皋縣城關鎮愛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笑聲朗朗,這里正在舉行“弘揚新民風,拒絕升學宴”儀式,應屆考生和家長暢談升學不辦酒、踐行新民風的心得。愛國村今年共有7位學生考入大學,創下了這個貧困村考學之最。自進入8月升學期以來,該鎮愛國村、四坪社區、東坡社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陸續舉辦了集體升學儀式,旨在減少群眾“人情債”困擾,營造轄區移風易俗、踐行新民風氛圍,并為即將步入大學的學子們送上祝福。
“往年這種時候,我可能已經參加了好幾場升學宴,但自從開展新民風建設以來,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集體升學禮這種活動,以后要多搞。”在集體升學禮上,四坪社區主任廖金平表示。
“抵制大操大辦,一是要減少人情負擔,培育新民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加新動力;二是要形成重視教育、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引導大學生不忘初心,努力學習,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在愛國村的集體升學禮上,鎮人大主席龔波對學子們殷切地說道。儀式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要把黨和政府的關愛轉化為奮發學習的動力,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回饋社會,并鄭重承諾:從自身做起,不操辦、不參加升學宴,做弘揚新民風的踐行者。
2019年是新民風建設“三年成新風”之年,自新民風建設大力推進以來,城關鎮就指導各村、社區將“誠孝儉勤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中。村干部帶頭簽訂《弘揚新民風 拒絕大操大辦》承諾書,并通過村民大會對新民風知識宣講、微信、宣傳欄、LED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用“紅黑榜”對積極踐行“誠孝儉勤和”的群眾進行表彰,用具有嵐皋特色的“道德銀行+愛心超市”機制切實讓群眾獲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行為和風氣已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