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杰 葉明星
“真的不一樣了!社區門口就是自助辦證大廳,警務室就在小區院子里,監控探頭裝到了單元門口,智能煙感裝到了家門口,進出都有人臉識別系統……”擔任嵐皋縣西坡社區居委會書記10余年的單家頂有感而發。
西坡社區警務室,是嵐皋縣公安局在全縣設立的11個中心警務室中的一個。位于嵐皋縣城老城區,轄區11個居民小區2.6萬余人。今年來,嵐皋縣公安局按照全省公安機關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有關精神,將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作為全局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和“黨政認可、群眾滿意、民警幸福”的創建目標,著力繪出平安建設新“楓”景。
智慧安防+民生警務,打造平安社區新品牌
陳家溝扶貧安置小區,是嵐皋最大的安置小區,居住的有來自全縣12個鎮的扶貧搬遷群眾3000余人。
如今,該小區已建成集智慧社區管理、安全用電監控預警、安全無線報警、火災有線報警、消防水源監控、消防聯動巡查管理系統等六大功能板塊為一體的現代化治安防控體系。已基本實現了智能采集人員信息、感知人員車輛動態、掌控重點人員動態、強化流動人口管理、完善小區警務處置、提升消防管理水平、保障精準數據傳送等七大功能,有效提升了小區智能安防水平。
自“智慧安防”系統運營以來,自動采集人員信息1500余條,獲取重點人員動態信息80余條,接收火災預警信息600余條,全社區未發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矛盾糾紛發生量同比下降66.3%。
警務改革+勤務指揮,打造指揮調度新品牌
今年以來,嵐皋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率先建成集綜合信息研判、合成作戰、視頻巡查、指揮調度、邊界管控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警務指揮大廳,以社區為單位共建6個大網格31個小網格,立足“網格暨警格、格中有警,有警處警、無警巡邏”的勤務模式,按照定人、定崗、定路線和重點區域的要求,織密巡防網格,縮小處警半徑。
“現在發生警情時,由當日值班組長負責指派民警處警,處警民警到達現場后可通過佩戴的4G執法記錄儀將現場畫面實時傳輸回派出所綜合勤務指揮室,由指揮長通過大屏反饋的情況對各類警情進行跟蹤和干預。這樣,我們在處警時心里更有底了,執法執勤更加規范文明了,效率也更高了,群眾滿意度也明顯上升了。”7月25日,城關派出所民警單寧在所務會上匯報工作時說道。
嵐城義警+五支隊伍,打造平安隊伍新品牌
鄧六林,原嵐皋縣信訪局副局長,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現如今,他有一個新的身份——“嵐城義警” 矛盾調解隊隊長。
“嵐城義警”與其他義警隊伍不同的是,在組建之初就設立了治安巡邏隊、矛盾調解隊、人口協管隊、治安信息隊、法律宣傳隊等五支分隊伍。現如今,這支隊伍由城關派出所牽頭,由正式民警帶領,協助公安機關開展城區治安管理和維護工作,破解警力不足難題,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維護城區治安穩定。
“嵐城義警”組建以來,協助參與公安機關大型安保執勤活動3次,發現上報安全隱患21條,協助調處矛盾糾紛1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