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昊 王東升)今年上半年,嵐皋縣聚力脫貧攻堅,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全域旅游等重點工作,決戰沖刺,追趕超越,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
上半年,該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577”標準,縣級領導帶頭駐鎮蹲點研判,5000余名幫扶干部奮戰一線。4批次223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建成投用,67個安置點及配套設施全部建成,8089戶搬遷對象實現入;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安全住房等“三保障”有力有效,中省脫貧攻堅反饋問題整改等工作有序推進;創新實施了扶貧項目資金“三級兩賬”全口徑監管模式,將6大類4031個涉及23.38億元的扶貧項目全部納入規范管理;創新推出“戶分兩類、人定三業”殘疾人脫貧模式,帶動706戶殘疾家庭實現增收。
該縣按照“月月有開工、季季有竣工”要求,推行縣級領導包抓、指揮部調度、每月跟蹤問效、季度集中開工機制,全年謀劃的143個重點項目開復工108個,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健康養生苑、興皋醫院、疾控中心等14個項目完工,7個市級重點項目和嵐皋中學報告大廳綜合樓、嵐城公路等89個項目加快推進,土地整理、滑坡治理、水土保持、引水灌溉、防洪工程等一批農田水利項目全面鋪開;安嵐高速公路嵐皋段進展順利,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全面啟動;南宮山創5A進入省級評定環節,旅游“十大工程”持續推進,南宮山南線、石橫公路等3條旅游道路改造路基工程完工,楊家院子民宿體驗、非遺文旅小鎮、縣城旅游服務中心等涉旅項目建設加快,各項旅游活動帶動鄉村旅游、休閑養生、民俗體驗、電子商務等旅游三產持續攀升,有力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4.1%。
同時,該縣持續打造魔芋、茶葉傳統產業和獼猴桃、栝樓特色產業,協同發展中藥材等增收項目,全縣新增魔芋1.28萬畝、新建及改造茶園9000畝;強化產業扶貧利益連接機制,創建67個縣級山林經濟扶貧示范點,提升100個現代農業園區,申報8戶省市級龍頭企業、8個市級園區、8個市級合作社家庭農場。在此基礎上,該縣緊扣“穩定萬人就業”目標,在31個“百戶”以上安置小區配套建設25個社區工廠,所有30戶以上集鎮搬遷安置小區實現產業園區全覆蓋;新建7.7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12家鎮級毛絨玩具分廠;毛絨玩具文創企業、呼叫中心等各類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群眾8300余戶24000余人增收;穩步推進城鎮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強化民生保障,背街小巷改造、農村“廁所革命”、縣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4小時無人值守城市書屋等一批民生實事迅速落實,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