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曹婷婷 廖霖
盛夏時節,走進嵐皋縣南宮山鎮天池村獼猴桃種植園區,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翠綠,棚架下,一個個棕色、淡黃色的獼猴桃密密匝匝掛滿枝頭。
“現在土地流轉出去了能收租金,還能在園區里種點蔬菜,以后獼猴桃賣了我們還能分到錢。”今年已經62歲的楊德生是村里的貧困戶,正在獼猴桃地里鋤草。楊德生兩個女兒都出嫁了,家中有年邁的老母親和身體欠佳的妻子,自從2018年將家里11畝土地轉租出去,每年都能拿到3300元的流轉金,再加上村上給予流轉獎補費用以及在園區務工,楊德生一家的經濟狀況大有改觀。
張由銀是這200畝獼猴桃種植園區的負責人。2014年,張由銀開始在村里租地,計劃在當地發展能夠長期受益的產業。一次偶然的機會,村干部帶著張由銀共10多名農戶去西安周至縣考察獼猴桃,自此,張由銀決定在村里種植獼猴桃。張由銀說,“考慮到當地自然環境和后期深加工等因素,覺得獼猴桃是不錯的選擇。”
2017年,張由銀牽頭成立獼猴桃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農戶入股等方式種植獼猴桃。目前,全村共流轉土地230畝,完成200畝獼猴桃標準化園區建設,并輻射帶動全村3個村民小組、63戶農戶,其中貧困戶42戶131人。2019年,獼猴桃家庭農場共兌現土地流轉費5萬余元,發放勞務工資6萬余元。今年,整個園區預計收獲近3噸生態獼猴桃,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