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楠楸 彭興明)日前,從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傳來喜訊,經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批準,由中國農村衛生協會開展的“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評選活動,歷時一年多的逐級審核、公示上報、評委終審等流程,嵐皋縣石門中心衛生院院長張啟云榮獲“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光榮稱號。
今年才剛滿38歲的張啟云,擔任院長卻有近十年的經歷了。自2014年調任石門鎮中心衛生院以來,他始終把強化醫院改革和提高服務水平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堅持以病人為核心,努力提供高質量多方位的服務,盡最大努力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從院容院貌、硬件設施、人才培養、健康扶貧等各方面,力爭從精氣神方面給外界一個嶄新的面貌,從根本上為群眾打造一個滿意的鄉鎮衛生院。
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醫療環境,他多方銜接跑動,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新建了門診大樓、中醫館,并進行院部內環境改造。通過兩年的精心打造讓石門衛生院擁有了整潔的門診大樓、規范的住院部、古色古香的中醫館,添置了遠程會診平臺、五類血細胞分析儀及纖維胃鏡、CR設備等先進醫療設備。步入院內,既有活色生香的假山魚池,也有花鳥飄香的珍稀植園;既有規范整齊的體育設備,也有大樹下的陣陣清涼;既有整潔現代的住院樓,也有古色古香的中醫館,從點滴為群眾營造了一個花園式的鄉鎮衛生院。
臺子搭好了,如何增強內部活力,提升職工愛崗敬業積極性是關鍵。為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他多次召開職工座談會,征求各科室負責人意見,通過匯集各方意見和科學統籌,制定出了“雙百分”考核機制。既重視工作數量又全面考慮工作質量,獎勤罰懶,讓混日子的人員沒有了生存空間,讓熱愛業務工作的人員真正有了動力。同時,張啟云帶頭詳細制定了醫院職工的崗位職責表,每年初與各職工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將每周二、五定為三級醫師查房日,由院長帶隊組織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為每一名病人進行綜合診治,嚴格落實衛生院首診負責制,從根本上減少誤診概率,提升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的效能。定期組織開展醫療文書和操作水平考核評比活動,強化醫院的感染控制力度,并開設文明服務培訓課程,定期組織全院職工學習各項服務技能,為患者提供溫馨便捷的醫療服務,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鎮”的效果。
基層衛生院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便是人才缺失,可高校畢業生大多都不愿留守基層,為提升職工的從醫素質,張啟云要求全院所有崗位必須兩年內考取從醫資質,通過制度考評強化學習氛圍。四年來分別派往省級醫院培訓2人次,市級醫院3人次,縣級醫院培訓成為了常態化。聘請市縣級專家到醫院定期指導。通過強化學習培訓,截止2018年全院醫療崗位18人都具有相應執業資質,副高資質人員一人,中級一人,完成了修內功、強素質、求發展的一條道路。樹立標兵效應是張啟云開出的又一劑良方,近年來,石門衛生院先后樹立了醫師熊飛---“市級十佳醫生”、公衛專干邱洪柳—“省衛計系統標兵”等先進模范,通過榜樣的力量,鼓勵他們在行業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健康扶貧主戰場上,張啟云搶抓扶貧機遇,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新建和改建標準化村衛生室8個。每年定期銜接上級醫院開展常規性義診活動,為轄區老人、婦女兒童進行健康咨詢和免費體檢、贈送常規藥品。全院每位職工分別與6名貧困家庭簽訂“多見面、常聯系”服務協議書,并落實包辦任務,要求每名醫務人員要協助包聯戶代辦慢性病證件及診療費報銷手續,從根本解決群眾實際困難,避免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近年來,在張啟云的帶領下,石門中心衛生院連續五年保持全縣衛計系統綜合考核第一名,2016年度被國家衛計委評定為“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相繼獲市級“文明單位”、“平安醫院”等多項榮譽稱號。在醫院改革、規范管理、人才培養、行風建設、醫療質量、行風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在取得榮譽的同時,張啟云卻沒有放松自身的提高與進步,而是與時俱進,精研醫術,不斷探索現代醫院管理的更高境界,真正成為一方百姓的健康“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