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德林 楊富琨)這幾天,嵐皋縣南宮山鎮花里村余升富的土蜂蜜十分走俏。“通過南宮山微生活和個人微信朋友圈推介,土蜂蜜從‘網上’走出大山。”老余一語道出秘訣。
一年前,老余的土蜂蜜有價無市。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閉塞,黃亮亮的土蜂蜜鮮有人購買。好東西變不成錢,老余焦慮萬分。“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幫老余把蜂蜜賣出,南宮山鎮黨委變著法兒出主意。
一次閑聊中,南宮山鎮黨委副書記馬大軍提出建議:“現在都興網上賣東西,你們在網上試試看?”老余一想,是這么回事。從來沒有摸過電腦的老余學起電腦,開起淘寶網店。并在手機上建立土蜂蜜群,不斷發著朋友圈。
南宮山鎮黨委也為老余的銷路忙碌著,安排專人指導老余使用網絡,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土蜂蜜信息。貨真價實的土蜂蜜搭乘網絡快車,來到四川、重慶、河南等地,顧客們紛紛點贊,轉眼間老余的土蜂蜜成為搶手貨。
客源不愁了,銷路也有了?衫嫌嘤痔砹诵碌臒﹦冢瑪傋愉伌罅,生意多了,貨源卻開始吃緊。這時,南宮山鎮包村干部汪世敬給他出了個主意,成立一個養蜂專業合作社,把周圍的群眾發動起來養蜂,自己給他們代理銷售。
蜂農張友國介紹,老余跟他們簽訂代售協議,他們不需要考慮銷售問題。“他承諾我們有多少他就接多少,賬款當面給清,這讓我們這些蜂農吃下了定心丸,能騰出手專心稿養殖。”張友國高興地說。
網絡讓老余嘗到了甜頭。如今,老余的合作社里常年合作的蜂農有28家,近一個月銷往四川、重慶、河南等地的訂單達5000余斤。“我不僅要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還要帶動周邊的貧困農戶富起來。老余說。
今年以來,嵐皋縣把黨員干部教育、學習和管理這個時代課題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延伸,實施“互聯網+黨建”新模式,打破了黨員在學習時間、空間的界限,豐富了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實現了真正幫貧助貧。
如何實現黨建工作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嵐皋縣借助黨員干部與群眾“多見面常聯系”工作機制,通過開發黨建手機APP、黨建微信公眾號、QQ群等社交平臺,把“互聯網+”引入黨員教育、學習、管理,形成了線下服務群眾全覆蓋、線上服務群眾的零距離。
如今,這種“互聯網+黨建”在嵐皋縣悄然推廣,全縣12個鎮14個村和社區開通了黨建微信公眾號,“智慧黨建陣地”19226APP、嵐皋黨建微信公眾號、縣鎮“多見面常聯系網絡服務平臺”等多個載體及時宣傳政策、發布信息、傳遞正能量,黨建工作無縫覆蓋。
“有了微信平臺,群眾可以及時了解各級黨組織工作動態,第一時間解答基層干部群眾咨詢,還能更便捷地征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避免群眾辦事花費時間和多跑路。”嵐皋縣佐龍鎮長春村支部書記劉啟友深有感觸地說。
“‘互聯網+黨建’新模式,讓基層黨建工作在突破傳統的基礎上,又培育出新的增量和動能,使黨建工作和脫貧攻堅實現了同頻共振,融合發展。”嵐皋縣委書記周康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