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事業心,一番家鄉情。嵐皋縣石門鎮大學生創業者楊萬波,在家鄉雙豐村管家坪流轉集體林地2000余畝,積極學習白芨種植技術,成立了秦盛林藥開發有限公司,將自己的青春汗水灑在了家鄉的土地上。
今年32 歲楊萬波,2008年畢業于西安翻譯學院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后他做過職員、開過飯店、賣過電腦,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2015年10月,經過多番分析考察,楊萬波決定在家鄉石門鎮發展白芨中藥材產業。考慮到做大白芨產業,必須要有專業的育苗技術做支撐,楊萬波在與中科院專門研究白芨種植技術的老師取得聯系后,與妻子一起到中科院學習實驗田白芨育苗技術。
楊萬波的父親也迅速開始在雙豐村流轉林地、建廠房、修公路,為成立農林公司做準備。由于白芨的人工育苗、大田直播技術一直存在缺陷,難以實現高產值突破,白芨種子在市場上很難買到。楊萬波夫妻二人跑遍大江南北,才從云南、貴州、重慶等地帶回 20 余斤白芨種子。2016 年5月,楊萬波投入自己的全部積蓄68萬元,正式成立秦盛林藥開發有限公司,創業之夢就此起航。
“這真的是一場冒險,因為白芨育苗要求的技術含量特別高,從溫度、濕度到土壤的酸堿度,從播種到移栽等都有嚴格要求,要每個環節做到位,才能不出差錯。如果種不好,就全完了。”楊萬波說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楊萬波現有的白芨長勢越來越好,目前也正在以“公司+基地+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成立了白芨種植基地和生產合作社,帶動就業100余人。
“實踐證明,冒這個險值。”談及今后的規劃,楊萬波說:“現在有3個大棚正在加緊建設,加起來有8畝地左右,可育400萬根白芨苗子。以后一旦種植技術穩定,就將白芨產業全面推廣,讓鄉里鄉親都能走上致富路。”
通訊員 夏爽 陳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