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魏濤 通訊員 周明)8月正值烤煙烘烤的關鍵時期,嵐皋縣四季鎮煙田里、烤房邊,隨處可見煙農采煙、編煙、裝煙的忙碌場景。
“以前最愁的就是請活兒。烤煙時間集中,都忙,花錢都請不來人。過了最佳烘烤期,烤出來的煙品質不行,價錢就上不去,損失大了心痛啊。”談起以前烤煙請勞力,嵐皋縣四季鎮長梁村貧困戶張久軍一肚子苦水,但今年加入互助組的張久軍信心滿滿。
“去年,我們商量著搞互助組,最先是我們和張久福、江友學、江友紅四戶聯合,勞力集合在一起,根據作物情況,一家一家做,相互之間不付工資,吃飯也不講究,早上中午不喝酒,干活效率也高,后來許多農戶學我們,也聯合起來了。” 長梁五組組長魏初聰說。
魏初聰是張久軍所在村互助組的中心戶長。今年,該互助組根據煙葉成熟情況統一調配勞力,等煙裝好了,一個人就能照看好幾家的爐子,其余人又到地里去摘煙葉,效率非常高。雖然今年種的烤煙比往年多了一倍,可卻不用擔心誤了最佳采摘時間。
交談中,張久軍高興地算起了收入賬。“我今年種植烤煙40畝,按每一畝毛收入3千塊,也有十多萬元的收入,除開成本,凈收入能有六、七萬,脫貧有望咧!”
目前,長梁村已成立互助組15個,涵蓋80戶人家,其中貧困戶有30余戶。除了種植烤煙400余畝,互助組還參與了長梁村220畝林下魔芋和70畝大田魔芋示范園區建設工作,從開荒到魔芋種下地,前前后后只用了不到40天。
四季鎮鎮長謝承海介紹,今年四季鎮先后成立各類互助組30多個,由互助組根據節令和種植規模安排各戶的生產進度,把關技術環節,能夠有效破解貧困戶缺勞力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業效益。“互助組+貧困戶”模式也成為該鎮特色的產業脫貧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