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海波 彭蜀秦)隨著經濟上行趨勢放緩和供給側改革政策的實施,返鄉農民工增多,就業形勢日趨艱難。嵐皋縣緊扣脫貧攻堅總體部署,以“五個圍繞”為抓手,依托“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狠抓職業教育培訓,深挖群眾內生致富潛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圍繞產業抓培訓。立足“五園”(泡桐、核桃、茶葉、生漆、苗木花卉)、“五業”(烤煙、魔芋、畜牧、蔬菜、勞務輸出)建設,按各鎮產業發展特點,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分類到點到戶現場教學,提升農民技術應用能力,今年已完成各類培訓1674人次,帶動人均增收1000元。
圍繞旅游抓培訓。利用旅游資源優勢,分期分批開辦景點導游、旅游紀念品制作、農家賓館服務禮儀等涉旅勞動技能培訓班,在以南宮山為核心的東部地區全力打造吊罐肉、摔碗酒等巴人美食,在以千層河、高山草甸為依托的西部地區狠抓辣子雞等鄉村味道,通過深入挖掘地方餐飲文化,成功打造了嵐皋特色美食街區和一批示范店,實現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2600人。
圍繞創業抓培訓。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趨勢,開辦了營銷管理、電子設備、水電應用等勞動技能培訓班,實現以培訓擴大就業、推進創業的良性發展目的。全縣通過參加創業培訓帶動300人開辦實體經濟,帶動就近就業1700余人。
圍繞電商抓培訓。緊扣電子商務發展熱潮,邀請業內專家分期對全縣科級以上黨政干部、農村產業大戶、重點企業負責人開展全方位創業培訓。目前,全縣已孵化電商企業35家,自營網店200余家,帶動了村級推廣員、物流配送員等近千余人就業。
圍繞市場抓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和用工單位意向,開展崗前技能訂單式和菜單式培訓,實現用工企業和群眾的“雙滿意”。2015年,根據嵐皋創業人士在江西南昌創辦的新時代勞務有限公司申請,該縣對該公司110余名嵐皋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了“架子工、鋼筋工、木工、電焊工”等工種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90余名學員經過培訓考試取得上崗資格,實現了首次異地跨省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