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巴人巴文化,看山看水聽故事。年末歲尾,首本研究嵐皋巴文化的書籍《巴文化與嵐皋》,經過大量前期資料搜集和整理編纂工作,歷時兩載,日前由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為該縣旅游文化叢書再添新綠。
嵐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巴山莽莽蒼蒼迤邐于東南,漢江舞蹈著優美的弧線澎湃于西北,嵐河、大道河、曉道河、洞河及其支流,如七筋八脈般交織于嵐皋這片總面積18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經脈間繁衍生息著17萬兒女,有土著的古巴人后裔、亦有清康乾時期的移民。祖祖輩輩在求同存異中形成的崇力尚勇、淳樸憨直、勤勞豪爽的民風,與吊腳樓、石板房、竹器、木器、藤器、石器、草編、風車、打鑼鼓草、報路歌、嵐皋民歌、竹馬舞、皮影戲等原汁原味的文化遺存交相輝映,使這里成了一部詳盡的巴山文化史書。
因嵐皋旅游產業提檔升級的需要,嵐皋組織專人編纂出版了《巴文化與嵐皋》,全書共43萬字,分嵐皋文化本原、遺址考古、景觀巡禮、衣食住行、傳統技能、風俗禮儀、歲時節慶、方言俚語、民間傳說、巴人歌舞等十章。原嵐皋縣文廣局局長、現嵐皋縣文聯主席杜文濤主編,重慶市巴人研究會會長、重慶市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重慶師范大學教授管維良,陜西省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高建群和中共嵐皋縣委書記周康成分別作序。內容用大量的文獻資料、考古資料,并以山水人文為支撐,全面論述了嵐皋的本原文化是巴文化,古代嵐皋屬巴地、巴國,嵐皋先民是巴人。闡明了嵐皋與巫巴文化、鹽文化的關系和巴文化內涵、傳承、流變,以及嵐皋精神的實質。該書不僅是一部讓人耳目一新的學術著作,也是一部有文采有趣味的旅游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