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農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委員會的基層組織辦公條件也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對國家投入農村經濟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形成的資產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形成了村級資產產權界限不清,資產管理不規范,應入帳的不入帳,形成帳外資產,家底不清,制度不嚴和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甚至個別村委會工作人員將集體資產變為個人財產,出現違紀違規現象,造成資產流失,激發了干群矛盾。
準確掌握資產數據,弄清村級資產的家底,既是明確資產權屬的迫切需要;也是嚴肅紀律、規范管理的內在要求,更是擴大村級財務公開,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促進干群關系和諧的重要舉措。漢陰縣公共資產管理局根據對部分農村的資產管理情況調查報經縣政府同意后在今年10月份主動承擔起組織進行全縣農村村級資產清查登記工作,要求各鎮政府按照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對全縣184個自然村、社區、社會服務中心進行了全面資產清查登記工作,重點對各村村委會辦公用房及公共設施清查登記,時間點確定為2013年6月30日,通過清查登記工作基本摸清了全縣各村、社區、社會服務中心的家底。
經對全縣184個自然村、社區、社會服務中心的固定資產清查數據匯總,全縣村級資產中固定資產共8446.56萬元,其中房地產除14個村、社區沒有辦公地點外,其它170個村都有辦公地點,個別經濟條件和交通環境較好的村擁有多處集體財產用于村民生活基礎和娛樂場所,僅各村辦公用房及用于村民生活基礎和娛樂場所等資產為4632.88萬元,占總資產的54.85%,占地面積101008平方米,建筑面積達53680平方米。
在全縣農村村級資產清查的工作過程中,我們發現農村村級資產管理丞待加強,雖然對農村財務管理已經實行了專項管理,做到了財務統一管理,但對資產管理還不到位,存在漏洞。如何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和加強資產管理,規范資產管理的政策法規,實現村級資產的保值增值,各方面都應加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