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輝)漢陰縣城關鎮堅持“早部署、嚴排查、快響應”,全面壓實防汛責任,細化防范措施,織密織牢防汛安全網,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該鎮成立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防汛指揮部,實行“班子成員包片、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三級聯動機制。修訂完善防汛應急預案,明確30個村(社區)的防汛重點區域和責任人,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汛情指令暢通、響應迅速。鎮紀委成立督查組,對防汛物資儲備、隱患整改等情況開展專項督導,倒逼責任落實。
該鎮堅持“防勝于救”,組織鎮村干部、網格員對轄區河道、低洼地帶、老舊房屋、地質災害點等開展“拉網式”排查。累計巡查河道15公里,排查隱患點32處,對發現的3處排水不暢路段立即進行疏通,并落實轉移安置危房群眾措施。針對月河沿線重點區段,增設警示標牌20處,安排專人輪流巡查監測。同時,聯合縣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執法行動,清理河道障礙物8處,確保行洪暢通。
該鎮按照“就近儲備、快速調運”原則,在村(社區)設置30個應急物資點,儲備編織袋6000個、應急照明設備300余臺、抽水泵32臺。同時,由基干民兵、黨員志愿者等組成的8支應急搶險隊伍,模擬“突發山洪”“群眾轉移”等場景,開展實戰演練15場次,提升快速響應能力。通過“人防+技防”,在8個地質災害點增設智能監測設備,實現風險早預警。
該鎮建立“鎮、村、組、戶”四級預警傳遞鏈條,通過電話、微信、鑼鼓等方式,確保預警信息到戶到人。針對留守兒童、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落實“一對一”幫扶責任人。截至目前,利用微信群、村級大喇叭發布預警信息12條,入戶發放防汛避險明白卡5000份,形成群防群治的防汛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