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傳友
雨水時節,田涌春潮,各地春耕備耕忙,農技專家開展春耕培訓、農機手駕駛農機翻耕農田……連日來,漢陰縣雙河口鎮按下了春耕生產“快進鍵”,田間地頭處處是翻耕破土、播種育苗、春灌運肥的忙碌身影,勾畫出一幅幅春事農忙欣欣向榮的田園圖景。
2月18日,走進雙河口鎮石家溝村中藥材種植基地,金銀花已初露綠芽,村民們正在給金銀花除草、追肥、綁枝。
石家溝村是遠近聞名的金銀花種植專業村,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130余畝。“今年開春后,縣鎮多次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我向農技專家學到了金銀花‘壓條繁殖法’,以及如何科學施肥、防病蟲、加強田間管理等,在新技術的加持下,今年肯定能有一個好收成。”正在地里綁枝的基地負責人米平安說。
在產業發展中,種植基地采取“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帶動+農戶參與”的組織方式,通過“統一品種、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訂單種植,增強群眾的發展信心。同時,整合農技人員、農村實用人才、“土專家”、“田秀才”組成3支技術包抓服務隊,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實時指導農戶種植管理,全心守護群眾土里的“真金白銀”。
與石家溝村熱火朝天的產業管護場景相對應的,是鳳柳村獼猴桃提質增效示范園項目趕進度的奮進景象,開溝、作畦、起壟……一臺機器就能全部完成。
“為了提升果實品質,開年以來,我們抓緊施工建設項目,預期今年獼猴桃產值在30萬元左右。未來三年,我們計劃把基地打造成本地區集采摘、休閑、觀光、親子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漢陰縣鄉村振興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孔玉璽說。
“2025年,雙河口鎮將大力實施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行動,打造青泥河流域果蔬產業生產示范帶,積極引進漢陰縣鄉村振興集團有限公司入駐鳳柳村獼猴桃提質增效示范園項目,以‘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雙河口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鄒超華介紹。目前,園區流轉土地500余畝建設智慧化獼猴桃園區,預計每年向周邊村民支付土地流轉費用8萬元,勞務用工費用12萬元。
為打好今年農業生產開局仗,雙河口鎮圍繞惠農政策宣傳、農資儲備、技術培訓、田間管理等工作奮戰春耕、下好先手棋。今年,雙河口鎮將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5萬畝以上、油料作物1.03萬畝、蔬菜1.64萬畝,并將持續實施千畝中藥材園和果蔬園提質增效項目,全面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